记者 李萌萌
市民采用扫码支付买火烧 □记者 李萌萌 摄
“光我推荐使用支付宝的就得有300人了!微信和支付宝我才用了两个多月,就成老师了。”1月10日,在兰馨园小区卖饼的李师傅说。
今年47岁的李师傅自己做饼卖饼,因为饼做得好,加上为人热情,小买卖红红火火。李师傅手机上的支付宝是家里读初二的晚辈给他安装的。“前些天至少有30%的顾客使用手机付款,这几天明显少了。”李师傅告诉记者,受支付宝红包的刺激,元旦前后手机支付的顾客明显增多,红包的额度减少后,用的人也少了。李师傅认为手机支付确实方便了,但也存在安全隐患,前两天还从网上看到有人扫二维码被骗了钱。
李师傅并不是个例。2017年,我市一大部分商家门口收款处都贴上了绿色(微信)或者蓝色(支付宝)的二维码,推荐顾客扫二维码付款,不带钱包出门成了不少年轻人的习惯。买一个火烧都用手机支付,路边卖青菜的小贩都摆上了微信和支付宝的收款二维码已经成为常见的事。不用找零,手机收款后使用也方便,小商户也不会拒绝顾客用手机支付。
家住兰馨园小区的刘先生,到范徐油酥火烧店买火烧,坚持用手机支付。一开始,手机网络出了问题,他拨弄半天,最后尝试关机再开机后,才支付成功。“我前两天扫了一个一块二毛钱的红包,再不用就过期了。”刘先生说。
除了支付宝红包,使用手机付款还能获得商家券、贷款额度、刮奖券等其他各种不同的奖励,这也促使很多人使用手机付款。“年轻人用得多,女性比男性用得多。她们喜欢网上购物,支付平台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市民李广谋说。“成天找邻居帮忙,让他先替我收钱,回头我再找他结账。老麻烦人家,总觉得不是个事。这两天,我就换一台智能手机。”在兰馨园小区卖棋山酱豆腐的李政华说。李政华隔壁卖小笼包的小两口年轻,更快地接受了这种付款方式。“年轻的买东西不用钱,逼着我们用智能手机。以后没有微信和支付宝,都没法做买卖了。”李政华说。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