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高耸林立的是大厦不是树木;倾听,响彻云霄的是汽笛不是鸟鸣;凝视,呼啸而过的是汽车而不是雄鹰。我们在享受城市这一人造生态系统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与自然愈行愈远。当前,中国正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环境保护成为重中之重,面对各种频发的自然灾害,我们因民族共济而震撼,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代文明越发达越复杂,也就越脆弱,越不可能脱离大自然而独立存在。
迟子建曾说:“大自然是这个世界上真正不朽的东西。它有呼吸,有灵性,往往会使你与它产生共鸣”。迟子建的每一部小说中都有着她对大自然的深情描写,自然万物在她的笔下皆富有灵性和情感内涵。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她总喜欢描述一些温情的动物,并通过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憧憬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模式。《逝川》中的泪鱼有着扁圆形的鱼身,暗红色的鳍,泛着马兰花色的蓝色鳞片,且只在每年初雪时出现在逝川,而那时的整个逝川变发出“呜呜呜”声音。逝川旁阿甲渔村的渔民总是在泪鱼到来的时季的傍晚开始捕泪鱼,然后在青水盆中放养,次日凌晨又将它们放回逝川。他们这项特殊的捕鱼行动不是为了获利,更像是在进行一种神圣宗教仪式。他们仿佛在借泪鱼来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广袤神秘的自然之中。他们这种特殊的捕鱼行动是对大自然的美和神秘表达崇敬和赞美。
虽然迟子建从未说自己是生态作家,但是她的每部作品几乎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与自然交融的美好画面。她的文字总是泛着一股清新,为自然轻吟,大自然在她的笔下不再是一个沉默、失语的客体,而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生命有机体。迟子建的生态图画描绘了人与自然圆融共舞的唯美之境,这些都是久久浸濡在工业文明的现代人对失落文明的眷恋,这更是对自然灵魂的复归。
恩格斯曾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工业文明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但同时也出现了资源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生态负效应。在自然环境的深刻变化带了日益频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的今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同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将推动我国由工业文明时代快步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还体现了我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国担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们党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政治责任,提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全党上下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员、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必须更加清醒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理解深度融入到基层工作的生动实践中,让个人的人格锻炼和事业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频共振。
作者:蓝楠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