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痕迹化管理”回归初心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2-12 08:55:44

初心,意指做某件事的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华严经》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什么?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政之道,是李白“仰天出门大笑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情壮志,是苏东坡“浩然天地间,唯我独也正”的为官箴言。

  所谓“痕迹化管理”,则指在各种管理工作过程中,从时间和管理内容,不留间隙或空白、死角的缜密的工作记录。近年来,“痕迹化管理”在基层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衡量基层工作考核成绩的重要依据。然而,本该起到印证、辅助作用的痕迹管理,在有的地方偏离“跑道”,不仅喧宾夺主,而且异化成“痕迹主义”,严重阻碍工作开展。

  据中国网新闻报道,湖北省黄冈市纪委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干部各类考核记事簿、履职手册、日志等有11种之多;一位基层干部说:“过去一年,光领导讲话内部通报发了100多期,各类会议纪要发了八九十期,这还不算各种综合汇报、专题汇报、调研简报……特别是今年以来,领导开口就要有记录,开会就要出纪要,调研就要有微信,会议就要有传达,凡事留痕已然成了常态。”

  雁过留声,抓铁留痕。“痕迹化管理”以具体文字、图片材料等为证据,弥补了以往党政机关绩效考核相对虚化的不足,使考核内容更加细化、具体化,有章可循。然而,一味地在强调“痕迹”,夸大其作用,最终只是本末倒置。“痕迹化管理”只是开展工作的一种手段,过多依赖、过度使用,违背了其初衷,也异化成了新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基层工作,一切手段均是为群众、为业绩服务,即使手段如何高明、有效,也离不开为群众服务这个核心。“痕迹化管理”不应成为压垮基层工作者的稻草,更不应成为考核基层工作的唯一标准。

  初心,是事业开端的信念,也是迷途困境中的责任担当。让“痕迹化管理”回归初心,重“痕”重“绩”,留“迹”也留“心”,助力基层工作增加干部活力。(文/安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