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蕾:有一种青春叫“第一”

文章来源:莱芜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2-22 11:44:41

记者 李玉亮

梦想,从不负苦心追求的人。无论是求学还是科研,都是无比漫长而艰辛的智力探险,幸运的是,我一直坚持不懈、一贯心无旁骛。作为一名年轻的基础科学研究人员,我将依然前行、有所建树,因为我坚信:有梦想,困难可以克服;有兴趣,就有毅力做好。

题记

●人物小传

▲陈蕾接受莱芜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

陈蕾,1982年出生,先后在市第一实验小学、市实验中学、莱芜一中学习。2000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04年保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直读博士,2010年进入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2012年出站后在北京建筑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现为北京建筑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讲师。

▲陈蕾为家乡、为《莱芜日报》送上祝福。

大清早,北京凯德商厦翠微店刚开门迎客,我们一行就在一家甜品店里找到了陈蕾。“我有啥可采访的啊!”随即响起一阵纯真、开朗的笑声。

陈蕾之所以在翠微店接受采访,是因为她要送女儿到这里上少儿英语培训班。女儿刚刚5岁,她就开始悉心培养,犹如爸爸对待当年的她自己。

2010年7月,陈蕾在博士毕业典礼上。

爸爸指着北大教室的一把椅子,对她说:“闺女,这个座位咱‘占’下了”

“我从小就是个放学就回家的女孩。”谈起自己小学、中学生活,陈蕾有些茫然,除了“学习、好学习、学习好”这几个关键词,其他的几乎是空白。

由于当时高中实行“预科班”教育模式,成绩优异的陈蕾提前半年结束了自己的初中生活,考入莱芜一中预科班。“提前半年学习高中课程,我们就觉得比一般学生要主动一些。”由于都是尖子生,大家学习自觉性、积极性都很高。陈蕾在这一环境中依然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让我受益终生。”

和所有学生家长一样,陈蕾的爸爸也开始对女儿将要上的大学有了规划和期许。1998年,单位安排他到北京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业务学习,暑假时,女儿来看他,爷俩就在校园里走走看看。当走到一间教室时,爸爸突然指着前排的一把椅子,说:“闺女,那个位子咱‘占’下了,上大学时就是你的了。”

尽管有点玩笑成分,但爷俩心里都清楚,这是认真的。“我知道,上北大是爸爸对我的期望,也是我的目标。但阴差阳错,直到6年后我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读博士,才算遂了爸爸的愿。得知这个消息后,爸爸虽然没明显表现出来,但我看得出,他发自内心地高兴,可以说高兴坏了。”说起爸爸,陈蕾突然话多起来,语带伤感。

原来,天不假年,在陈蕾还在读博士时,爸爸因病去世。回到莱芜,每当走到市中医医院、市实验中学的路段时,陈蕾就不由自主地回想起爸爸骑着自行车接送她上学的情景,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感总让她泪眼婆娑。“上学时,我最听老师的话,爸爸最听我的话。我做值日生时,爸爸天不亮就载着我去。”陈蕾一边笑,一边擦拭着泪水。

从不招女生的博导破了例,是因为她的履历中写满了“第一”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马中水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素以严谨治学著称。是陈蕾,打破了他从不招收女生的惯例。“也许是我大学专业成绩年年全院第一的原因吧,让他对我青眼有加。”陈蕾笑称。在大学期间,陈蕾几乎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一下课就泡在图书馆里,把老师讲课内容复习一遍,再做相关习题,直到把所有知识点都掌握了为止,然后广泛阅读其他书籍,一直到图书馆关门。

靠着远超别人的努力,陈蕾的专业课成绩每年都处于领跑位置。2003年,在第三届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评选活动中,在各高校层层选拔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严格评审考核,她从全省57万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中脱颖而出,获“十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专家组对她们这届获奖学生给予很高评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但青眼有加,绝不是另眼相看。看到陈蕾一入学有点放松的苗头,马中水教授严厉地批评了她,“想混,就赶紧走!”。“当时确实有点‘实现目标’的想法。”从小就在老师表扬声中长大的陈蕾难过地哭了,“他太严厉了,但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感激我的导师。”

博士毕业时,陈蕾已与北京建筑大学基本谈妥,但导师却把她推荐到了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再往前走一步,不吃亏”。这样陈蕾又成了“博士后”。

入校第一年就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让学校实现“历史性突破”

“博士后不是学位,进博士后工作站,不是读书,而是工作。在中科院,做博士后不仅有较高的工资,还免费提供两室一厅的住房,很不错的。”陈蕾解释。

从高校博士进入中科院,成为研究所的博士后,让陈蕾对科研、学术、项目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极大拓宽了自己的研究视野和方向。“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院士,他们太平易近人了。”陈蕾觉得,也许是他们的知识太渊博了,以致于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让人感觉不到一点“物理大家”的印迹,就像自己家的老人,“每次谈话,都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是做人上,还是科研上”。

由于博士后最多只能做两届,2012年,陈蕾又在网上对自己的求职简历进行了更新,没想到不几天,北京建筑大学理学院院长就给他打来电话,问她还愿不愿意到学校来。“我感觉和北京建筑大学挺有缘的,整整两年了,他们还对我‘虚位以待’。”陈蕾笑说。

让学校领导和同事意外的是,进校工作第一年,陈蕾的“多铁材料中非共线磁性与电极化耦合机制的理论研究”就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实现了该校物理学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突破。为此,学校领导大加称赞,“充分表明我校年轻教师的科研后劲很足。”

“其实,科研很枯燥,压力也很大。但我兴趣在此,我还要努力下去。”陈蕾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二十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青年基金项目支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