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融合 公调对接 全力建设平安和谐幸福新阴平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29 14:34:5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近年来,阴平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社会治理的精神要求,始终把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初心使命,积极践行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公调对接”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全力打造“平安阴平”,全镇呈现出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发挥政治的统领作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

党建统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政治优势。充分发挥政治的统领作用,把基层党建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建带社建”,最大限度把群众组织起来,实现从社会人向组织人的转变,真正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形成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一是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分管政法科级干部为副组长,综治专职副主任、派出所所长、司法所长、安办主任和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社会治理领导小组,健全完善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建立健全阴平镇社会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研判会,对全镇综治工作进行研判和处置,对于特殊或突发事件则随时进行跟踪处理。二是加强村级综合治理工作。在全镇开展“五好村居”创建活动,把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五好村居”创建的重要内容。实行网格化监管,把全镇划分为58个网格单元,并按照“一格一员”“一岗多责”“一员多能”的标准配备117名网格员,实行党政成员包点村、机关人员包户、村组干部包人,确保网格不漏户、管理不漏人。与58个行政村主要负责人签订了《2018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和反邪教责任书,把任务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到人,各村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化解。三是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坚持人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基层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织密基层党组织网络。在全镇设立79个党支部,从机关人员中选派12名党建指导员联系各支部工作。今年以来,我镇先后打造书源笔业有限公司党支部、阴平中学党支部、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朱元村、阴平镇机关党委5个党建示范点,进一步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实行党员定岗定责制度,真正让普通党员融入社会治理工作,切实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

二、发挥自治的基础作用,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力

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村民自治是基层自治的重要载体。发挥自治的基础作用,突出人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让人民群众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最积极参与者和最终评判者,完善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激发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让基层社会组织的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我镇积极探索基层民主自治的新机制新方式新途径,发挥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优势,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一是选优配强村委会班子。以“两委”换届为契机,把选贤任能作为村干部的首要条件,尤其注重以德为先,确保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把“两委”换届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结合起来,着重围绕十种“不宜提名”和七种“不宜当选”的情形,对候选人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引导广大村民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将符合条件的优秀人员选进村委会班子。二是理顺村委会与其他村级组织的关系。在真正落实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委会执行、村务监督机构监督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组织架构,构建新时代乡村自治“一核二委三机制”的新型组织体系。“一核”就是村党组织是领导核心,“二委”是指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三机制”即以村委会为组织形式的村民自治机制、以党群议事会为组织形式的协商机制和以村级集体经济为组织形式的合作机制。三是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社会事业发展事务。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自律规范作用,引导各点村和社会团体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各类规则,调动基层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基层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我镇率先在全市成立乡镇食品安全诚信联盟,取得明显效果。在诚信联盟规范带动下,制定了《峄城区阴平镇食品安全诚信联盟章程》,引导全镇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自律,依法规范生产、诚信经营、转型升级,自觉践行企业主体责任,为维护全镇食品安全、推动社会综合治理作出较大的贡献。

三、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积极探索依法治理新途径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发挥法治的功能,深入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我镇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坚持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结合起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一是建立五支“法律明白人”队伍。在镇级,镇政府设立法律顾问,聘请2名律师任法律顾问,为镇政府一些决策的合法性、合同文本的合规性、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提供法律咨询。在村级,分别设立了“一村一司法行政助理、一村一警务助理、一村一法律顾问”。目前,我镇174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乡村社会治理一线,充分发挥血缘、亲缘、地缘优势,利用乡情、亲情、友情资源,当好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角色,讲好农村法制故事、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特别合群众胃口、服当地水土,有力推动了基层农村法治格局的形成,社会治安形势得到根本好转。在学校,实行“一校一法制副校长”制度,从镇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抽调优秀干警到学校兼任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上法制课,经常举办“法制知识进校园”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制意识。二是建立“公调对接”制度。“公调对接”是指治安调解衔接联动,公安出场地,司法出人员,在派出所设立驻所调解室,依靠人民调解员和社会组织力量,共同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我镇在派出所建立“公调对接”人民调解室,从派出所和司法所分别抽调一名工作人员和相关村的调解员,组成联合调解小组开展“公调对接”活动,设立“联络员”负责文书转递,并建立健全各类调解规章,完善调解工作台帐。采用接受申请移送、委托形式进行对接。派出所根据所接受的治安、自诉案件情况,出具调解委托书,连同接警记录通过联络员一同转交司法所进行调解。调处结束后,司法所及时将调处结果反馈至派出所。自开展“公调对接”工作以来,我镇已累计受理调解案件86起,其中民间纠纷28起,治安案件46起,交通事故赔偿12起,已成功调解81起,调解成功率达94.4%。三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我镇实行巡逻防范工作常态化,实行全警夜巡布警街头,重点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路段和其他治安复杂地区巡逻防控,压缩违法犯罪分子的作案空间,切实提高见警率。实行24小时昼夜监控巡查,严厉打击非法偷挖盗采行为,清理砂石料场19家。截至目前,我镇共侦办故意伤害案、故意毁坏财物案、寻衅滋事案等影响恶劣的案件5起。通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现“打击一批、震慑一片、稳定一方”的工作目标。

四、发挥德治的先导作用,全面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

德育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德治是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传统。道德教化既治心又治本,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我镇积极通过彰显德治的优势,提高居民的道德修养,推动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道德情感,外化为自觉行动,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实施“四德工程”,积极开展“阴平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组织夕阳红庄户剧团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节目,发挥身边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和乡贤道德感召力量,涵养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近年来,全镇先后涌现了潘守平、谢绍爱、蒋奉河、李井芹、张成秀等省市区道德模范20多人。我镇菜园村村民谢绍爱赡养了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6位孤寡老人,办起了“家庭养老院”,在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评为“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好人十大年度人物”“全国孝老爱亲提名奖”。我镇吴家坡村连续16年举办“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人人争相竞选上榜,村民邻里和睦,形成了文明村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有力地推动了村级各项事业发展。二是加强道德载体建设。依托女娲国学堂、鲁笔博物馆、文峰大队抗战纪念馆、袁安孝廉泉、阴平烈士陵园、阴平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阴平镇发展论坛、乡村儒学堂等阵地,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升群众道德素养,厚植基层社会治理的道德底蕴。利用阴平中学雷锋精神展馆、金寺红军小学等阵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是以红白理事会为平台,推行乡村德治。在58个行政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移风易俗。把红白理事会作为推进移风易俗的“关键枢纽”,承担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祭扫等多项责任,通过积极宣传中央及地方有关婚俗和丧俗改革的方针、政策及办法,大力提倡文明办事,反对铺张浪费、封建迷信,营造出崇德向善、善行善美、见贤思齐的文明新风。

五、发挥智治的支撑作用,认真推行社会治理新模式

发挥智治的支撑作用,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加快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平台,整合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体系,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增量”。一是建设标准化镇村综治中心。投资50余万元,加强了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抽调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派出所等部门工作人员进驻集中办公。在全镇58个村全部成立了综治中心,各村综治中心建有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视频监控室、视频会议室、心理咨询室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办公室。依托综治中心服务平台,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社会治安防控、法律服务等基础性工作。二是实行网上办公服务。为全镇党政成员、帮包村组的机关干部统一配备了智能手机,实行网络办公,加快社会管理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将全镇5万余条实有人口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平台,全镇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精神病人、邪教人员、退役士兵、残疾人员等特殊人群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依托社会管理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网格化管理体制及时了解掌握村民的诉求、社会问题以及不稳定因素,并通过网格责任人及时进行登记、排查、调处整治、结案分析、反馈于民,着力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数据共享、信息共用、资源整合、动态跟踪、全面覆盖的社区服务与社会管理新格局。三是大力实施“雪亮工程”。截至目前,全镇58个村安装高清摄像头440个,安装路灯1130盏,实现全镇路灯、视频监控全覆盖。全镇58个村一半以上配备了55英寸的液晶电视。依托“雪亮工程”社会管理平台,形成纵向联通镇、点、村基础网格,横向联通派出所、城管、安监、消防等职能单位的综治信息化网络。在镇制高点安装高空瞭望摄像机,主要交通路口、重点行业和人员密集的地方安装高清摄像机,对辖区安全生产、环境卫生、违法建设、控违控建等情况每天使用无人机和巡逻车进行实时巡查、跟踪拍摄,实现对辖区视频监控的全覆盖。加强对全镇6个工作点、58个村级平台值守、巡防等情况的检查、监督、考核,并对各职能单位实时指挥调度,实现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也是地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下一步,阴平镇继续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主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抓住政治统领、筑牢自治基础、强化法治保障、发挥德治先导、重视智治支撑,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峄城区阴平镇党委书记 吕济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