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已经成为百姓的新诉求。特别是在现食品安全环境令人惶惶不可终日的时代背景下,孕妇、儿童、中老年、高收入阶层对绿色农产品、有机产品情有独钟。从一把蔬菜,到一辆汽车,到一家企业……“有机”二字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
然而,有机农产品市场鱼龙混杂,假冒有机食品却也屡见不鲜,有机农产品在销售、认证、管理等环节问题频出,劣币驱逐良币问题突出,市场乱象令人眼花缭乱。“乱认证”、“假认证”“钱认证”近年来屡禁不止,让人们对这项本该提供诚信保证的行为本身的诚信度发生了怀疑。由于目前认证市场上的种种“潜规则”,不但没能给认证者贴上“诚信”标签,反而增加了成本。认证的可信度不得而知,认证中心的公信力又可想而知!
面对种种乱象,相关部门不断出手治理。但是,为什么认证领域顽疾犹存?生活中的各种认证“形同虚设”?
原因是有机认证存在商业化运作倾向,认证变“认钱”的“潜规则”盛行,成为“暴利”的工具,视大众的安全健康如同儿戏!产品检测环节有漏洞,弄虚作假走过场司空见惯;监管体系不完善,限于人员和精力等原因,产品质量主要靠生产企业和农户自律。
要提高认证应有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就要杜绝认证的暗箱操作,斩断“给钱办证”的利益链条。一是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管,提高认证企业资质门槛,建立专业化队伍,自觉接受政府和公众的监督;二是加强认证行业自律。对于提供虚假材料、虚假数据等违规的认证机构和企业,加强黑名单制度建设并及时向公众公布,让其一处失信、处处受制、行业禁入;三是严格执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加大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来震慑不法分子;四是建立生产、流通、销售全程可追溯的封闭体系,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质量抽检纳入各地例行监测、执法抽查、风险评估监督范围,确保产品质量有保障。
笔者认为,认证的“高门槛”更需要“严管理”,才能让认证市场理性合规、良性发展,让有机农产品贴上“诚信”标签,让产品真正成为合格的、值得依赖的认证产品!(文/凌月)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