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记者到基层调研采访时发现,由于一些村级组织、职能部门对扶贫资金项目政策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具体,导致部分贫困户对自己该享受哪些政策、具体什么标准,心里没谱。扶贫账在一些贫困户那里甚至成了“糊涂账”,直到一些贪腐案件被查处了,这些贫困户才知道有些原本该享受的政策没享受。(9月4日《人民日报》)
一项扶贫政策的公开,从中央到地方可能要经历很多次中转,但村干部到群众之间则是“最后的一米”。实际上,这一米最容易出问题,也成为腐败滋生的重灾区。一些村干部对下政策宣传不到位,对政策的解释,也往往是自己说了算,群众被动接受服务,也就给干部骗取冒领提供了可乘之机,以致于贪腐案件被查处后,群众才回过神来,“原来自己的一些该得利益,也被村干部冒领了!”
精准扶贫是一项“大工程”,遍步全国许多基层,再加上投向扶贫领域的资金五花八门,各地的操作措施也各不相同,每个村的发展、使用也各异。所谓“混水好摸鱼”,让一些心术不正的干部嗅到了捞钱机会,利用自己对政策福利的分配权,悄悄将好处往自己口袋放。
其实,这反映出当前扶贫攻坚的一大“软肋”,对村级干部的监管不力。很多上级部门习惯于当“二传手”,自己只管将钱物、政策往下放,最终落在村干部头上。对一个村来讲,上面给了多少政策、好处,只有村干部知情,老百姓完全感受不到,这就给村干部动“手脚”,欺上瞒下提供了可乘之机。村干部只要能找到把钱花光、政策用完的证据,就算服务群众落到了实处,也能向上级交差。
殊不知,在这“最后一米”权力拥有很大的裁量权,也缺乏最有效的群众监督,单靠村干部严以自律,几乎就是痴人说梦,就这样,一起起基层腐败就孕育而生,完全把老百姓蒙在鼓里。
加强扶贫信息公开,尤其要一竿子插到底,让群众知晓,才能真正形成倒逼效应,把村干部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否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问责模式,始终慢了“半拍”,也难以从根上解决问题。
作者:云霞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