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范围内的房租大面积上涨引发了无数人的焦虑,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更是如此,不少人感慨,房租的上涨已经对他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伤害,而在其他方面的日常支出上也是越来越拮据。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在全国的一二线城市中,有13个城市房租涨幅超过20%。涨幅最高的是成都,以30.98%的涨幅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深圳,涨幅高达29.68%,重庆、西安、天津、合肥等二线城市,涨幅全线超越北上广,而北京和广州的涨幅也均超过20%。随着暑期租房高峰期的来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租涨幅比往年更凶猛,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7月房租环比上涨分别为2.4%,2.1%和3.1%。
冰冷的数据或许还不能反映房租上涨给租客们带来的苦痛,更直接的反映是在各个社交网站和微信聊天记录上不断蹦出的吐槽帖:"押一付三再加上付了一年的服务费,刚存下点钱就全没了,回去吃土!"、"去年6200元的房子今年直接涨到8000元,工资的一半都要拿来孝敬房东了,让人怎么活啊?"……在房租大涨之后,蔬菜、鸡蛋等生鲜食品接棒成为下一个"上窜侠",某超市打出的香菜39.9元/斤的照片相信刺痛了不少人的心。
尽管近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消费升级"的口号无处不在,但快速上涨的房价、房租和部分物价仍旧将一大部分居民的收入增速抛在了身后。曾有专家表示,目前中国交个税的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2%左右,这意味着绝大部分的中国人收入不超过3500元,再减去必要的开销,可用于支配的收入委实寥寥无几。
对我国大多数家庭而言,所谓的生活常态应该是:能在家做饭绝不去下馆子,能自己打扫房间绝不花钱请钟点工,能骑自行车尽量不打车,拖鞋不穿坏就不买新的,为了十块二十块优惠券去下载各种App……而这部分人群,即便商品再有品质和调性,消费体验再震撼、再新奇,他们也不想花那么多钱来购买,他们既不会被高昂的价格绑架,也不会为商品多出来的溢价支付额外的"智商税"——他们需要的只是高性价比。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虽然有部分人群已经迈入了高收入人群行列,中国富豪的身家与世界顶级富豪相比也不逊色,但中国目前还不是一个高收入国家,绝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仍然要靠着精打细算才能把日子过下去,对于商家来说,除了生产适用于高收入人群的优质昂贵的商品之外,那些高性价比且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样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拼多多的成功上市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苏宁旗下的"苏宁拼购"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价格便宜,物流快捷。不过与备受诟病的拼多多不同的是,乐拼购的商品质量要过硬得多,规避掉山寨与次品的出现。
拼购作为一种新的电商手段,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不断的争议,很多人的生活离不开它,却又困扰于买到假货和次品,又爱又恨,纠结难受。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也曾对拼购的产品逻辑发表过观点:"我吃薯片都是吃一半丢一半的"、"五环内的人不懂拼多多"……言下之意,使用拼购的消费者不那么在意产品品质,拼购天生就不能提供有品质的商品。对此,付一夫说:"拼购模式身为一种全新商业模式,本身并不存在对错,不能因为某些平台没有履行品质监管之责而让大众对拼购产生了错误认知。"
拼购模式之所以兴起,在于社交媒体在大众生活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将以前熟人推荐买东西的方式互联网化,借助于熟人网络迅速扩大产品销量,在微信等新一代社交软件的加持下,拼购模式正在迅速流传,成为新的电商蓝海。
付一夫认为,低客单价不应该是拼购平台吸引用户的唯一手段,拼购平台应该真正帮助消费者减少决策时间,吸引消费者复购,而这靠的就是严格执行对商品品质和物流、售后等服务的监管,而不能只是靠放出一些超低价的商品吸引眼球。
在消费者的认知中,拼购模式似乎应该与便宜、低质划上等号。甚至很多拼购平台也放弃监管之责,让自身成为假货、山寨商品、残次品及傍大牌产品的聚合平台,造成了拼购这种新生模式成为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为了让拼购模式真正焕发新生机,就必须以品质对其进行"洗礼"在这方面,拥有苏宁拼购拥有不可复制的优势。已经锤炼成熟的苏宁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配合底蕴深厚的供应链朔源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苏宁拼购的商品品质。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不久前也曾表示拼购≠没品质,是时候为拼购市场发起一场正名之战了!
在刚刚结束的818发烧购物节上,苏宁拼购就表现出了"很能打"的素质。18日凌晨仅一小时,苏宁拼购就突破100万单,实力上演"速度与激情"。
值得一提得的是,与单一依赖微信等平台导流的拼购平台相比,苏宁拼购的流量来源更为多元,比如苏宁易购、苏宁拼购APP、推客以及苏宁旗下其他产业等。有着自家产业矩阵支持的苏宁拼购,有着极大的流量成本优势。而这样的优势,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会让品质之路走得愈发稳健。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