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名存实亡  “禁塑令”呼之欲出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8-24 14:30:59

   在中国,大规模的“限塑”还得追溯到10年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的实施。然而,随着快递、外卖等行业逐渐火爆,“限塑令”效果开始逐渐弱化。有调查报告显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零售场所,执行“限塑令”的情况都不容乐观。(8月20日  中国新闻网)

 

  今年是实施“限塑令”第10年,实施效果怎样呢?据调查,“限塑令”效果开始逐渐弱化,“限塑令”几乎名存实亡。面对严重的“白色污染”,公众期待新的法律法规来及时治理。

“限塑令”为何名存实亡?虽然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要求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但是,近年来,随着商场等执行“限塑令”力度减弱,加上快递、外卖等使用塑料“大军”崛起,消费者图省事方便,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不合格塑料制品用量不降反升,极大地考量着政府的责任、能力和智慧。

“白色污染”的危害不何估量。存在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包括超薄塑料袋在内的各种不可降解塑料袋,是由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制成的,这类污染物如果焚烧,很可能产生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果填埋则会加速土壤板结,而且会让其他垃圾的降解速度变慢,甚至还有一些我们不可未知的危害。

出台“禁塑令”刻不容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限塑”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不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加之“禁塑令”对环境保护更加彻底,“禁塑”代替“限塑”箭在弦上迫在眉睫。

禁塑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呼唤,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不能奢望一夜成功,只有靠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从塑料的源头治理、技术创新、再生处理、环保意识、严苛监督,让大家感受到来自法律、环保、舆论、公众、周边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压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环保意识、推出替代制品,加快全面“禁塑”的步伐。

  建设生态文明事关人民福祉。因此,要扎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从“禁塑令”做起,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我们一片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天地。(文/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