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作汤征。
不管是成汤的“镜子论”,还是唐太宗的“镜子论”,都说明一个道理,就是从参照物中对比找出差距或是反映事实本质,查漏补缺、取长补短,成为更好的自己,形成更好的局面。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状况,从党群关系可以知道社会和谐程度。而不管是国家治理状况亦或是党群关系,都能反映出干部干事创业精神面貌。反之,每个干部如果都能以群众要求为标杆、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群众利益为导向而干事的话,那么群众的满意度必然是极高的,而这样的干部正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干部。
如何了解“镜子论”的参照物,了解民意,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听”“看”了。言能听,道乃进。很多群众的意见在网上、在工作、在生活中都能“听”得见、“看”得见,而干部能否听”得见、“看”得见,在于干部是否用心在“听”、在“看”了。而了解这些民意后,将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抓落实了,抓实在了,抓到群众心里去了,则是“道乃进”。听民声、解民怨,谋民利、纾民困,察民情、暖民心。唯有将民情民意放在心中,正心立德、实干立功、清廉立身,才能真正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新时代,之所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是为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当下,不少地方都在持续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各类文件精神,学习各类先进事迹……这些学习无不是一种金玉良言,学好了,更是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亦是在从政路上行稳致远的良方。
勉哉,勉哉!党员干部当常想立身之本,常思发展之策,常怀学习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常存律己之念,掌好权、用好权,干好事、会干事、不出事。
(作者:彭文)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