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别让问责风险成为干事“绊脚石”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7-12 08:46:18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上级某单位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基层的政策,以期助力基层高质量发展。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基层却出现了“不愿接受”“不敢接受”的问题,原因是上级对扶持资金的使用设下了一些硬性目标,若使用不当还有问责风险,基层既难以达成上级要求,又害怕被问责,只得放慢脚步、谨小慎微。

    近些年,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各种优惠政策、专项资金如同“雪花”一般撒向基层,有效解决了农村发展的资金难问题。但在有的地方,各种专项资金反而成了“烫手山芋”,因为上级对资金的使用设下了硬指标,指明了使用范围,基层干部不能随便乱用,如果没用好、没用对,还可能被问责,使一些干部“望钱止步”,没有争取资金的冲动。

    不难想象,上级在拨付资金的同时,也明确指定使用范围,就是为了防止基层乱用钱,造成浪费,同时也为了方便监督,切实让每一分钱发挥作用。初衷完全没有错。但是,凡事皆有利弊,如果规定得太死,要求基层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就会束缚基层干部的自主权,导致资金的提供与使用错位。比如:基层亟需要钱搞基础设施建设,上级却只给发展产业资金,上级虽给了钱,却不是基层想要的,钱不能用对地方,就是一种浪费。

但对基层干部而言,不能被动像木偶一样接受上级安排指挥。要努力向上级反映基本情况,把当地发展的短板亮出来,把发展思路讲出来,什么地方需要用钱,什么地方暂时不需要投入,让资金发放单位也有一本“明白账”,才能根据基层的实际需要,有效调整资金投放,精准对接基层的需求。

同时,基层干部应提高政治站位,站在为当地群众负责的态度,上级拨付的资金,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到位,尽量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把钱用于解决群众的急难险重,发挥最大效益,让群众从中得实惠,获利益。

同时,也应理性看待基层干部,给他们足够的自主权,只要资金使用不违规违法,使用初衷无私心,就应该为他们容错免责,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否则,过分强调问责风险,反而会使其成为干事业的“绊脚石”。

 

作者: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