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滕楼当教室”实则治标不治本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7-11 09:05:57

  7月4日,湖南省新化县教育局整体搬迁至新化县农村公路局办公。这已是新化县教育局8年之内第二次搬迁办公楼。2011年,新化县教育局从用了20多年的老办公楼搬迁出来后,就没有了自己的办公楼。囿于县财政困难,新化县教育局近150名员工只能临时租用场地办公。而这次的搬迁与县里持续上升的“大班额”现象密切相关。(7月9日《中国青年报》)

  “教育局腾楼当教室”也折射出了当地中小学校“大班额”的困境。据了解,新化县2017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仅7.9亿元。按目前基础教育的配置标准,新化城区中小学校假如每年增加2000个学位,政府在硬件、师资、运转等方面的投入,每年需追加投入两亿元。而新化县财政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仅教育投入就令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不堪负重。

  然而,“在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贫困县财政困难是事实,但不是漠视教育的充分理由。面对拥挤不堪的教室,如果以财政困难为借口而推卸责任,实际上就是一种不作为甚至是渎职的行为。

  不可否认,新化县教育局腾出办公楼当教学使用的教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大班额”现象,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教育局腾出来的办公楼,相比庞大的“大班额”班级数也只是杯水车薪。但不管怎么说,新化县教育局面对当地中小学校严峻的“大班额”现象,腾楼当教室之举还是体现了自身的责任担当,这一点不可抹杀。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让教育局没有办公的地方”。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再苦不能苦孩子,政府投资困难其实都不是理由。

  总而言之,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才是治本之举,否则类似教育局腾楼的尴尬还会再次上演。

  作者: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