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家住北京的王女士几年前因为某银行员工“宣称某只混合型基金不亏损可以放心购买”,于是便在该银行支付90万元认购该只基金,仅两个月时间便亏损20余万元,于是王女士便将该银行告上了法庭。
乍听之下,好像是王女士蛮不讲理。因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是所有成年人进入市场博弈之前所应受到的“基准熏陶”。但其实,这里面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有关“风险与收益”的巨大讨论空间。
据了解,银行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都会对客户的风险等级做出评测,王女士在该银行的风险评估为中低风险型,而该只基金却属于中高风险收益水平的投资品种,因为风险与产品的不匹配,最终法院判该银行对王女士的损失承担80%的责任,赔偿王女士损失16.5万余元。
“风险评级被如此具象地推到台前”的情况在过往并不多见,这也不仅让我们开始重新思量风险评级的重要性。
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都需要进行风险评级?诸所周知,市场波谲云诡,投资者寄希望于通过投资理财来实现财富增值,讲究的是“愉悦爽快”的观感。如果本身忍受不了极小的资产波动或任何一丁点儿的损失,那么再高的收益预期也不可能匹配他的理财诉求,只会让他感到担心甚至厌恶。而另外一类投资者,他们投资理财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超额收益,而且他们也知道并且愿意承担更大的本金亏损风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风险评级的作用,知道自己的情绪与收益预期边界,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以求更加愉悦爽快!
那么一个更大的问题来了,我们常说的风险与收益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相信即便是浸淫市场多年的专业投资者,也有可能跳过“风险评级越低,风险越低”以及“风险评级越高,收益越高”这两个认知误区的坑。
先说第一种误区。假使有投资者风险评级很低并且在某银行购买了一款相匹配的理财产品,那么他心里至少应该清楚,这款“风险很低”的理财产品的评级一般是银行内部评级决定的。也就是说,“银行之间理财产品风险等级评价方法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同一款产品有不同的风险等级”,所以“风险评级越低,风险越低”的说法并不严谨。再者说了,即便各银行机构之于产品风险评级的标准完全透明一致,投资者也绝不能因此低估低风险产品的风险。比如一向被神话的货币型基金,在社会动荡、严重的金融危机或者巨额赎回面前,它也一样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不过与上面所说的第一种误区相比,“风险评级越高,收益就越高”的论断似乎更具迷惑性,对此还有一种说法叫“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其实这里的收益特指的是“投资者期望获得的收益”而非产品可以达到的收益。举个市场上流行的例子,假设有两只股票的价格都是50块钱,第一只股票确定第二天能涨到60块钱,而第二只股票有可能第二天掉到40块钱,也有可能涨到60块钱,那相信所有人都会选择买第一只股票。而如果第二只股票第二天有可能涨到70块钱,估计才会吸引投资者来购买。这就相当于以风险的波动来换取期望的更高的投资收益。
所以现在知道了吧,任何一种理财行为,说到底就是对“风险与收益”的科学预判。更加精准地知悉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真正通过精准产品的推送,为风险与预期收益之间做最智能的匹配,如此才算是合格的理财行为。
像近两年开始蓄力爆发的智能投顾行业,就为普通投资者建立了一种科学的理财逻辑,而陶陶智投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应运而生。相比传统银行机构的简单与封闭,该APP依据强大的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运算能力,使得风险评测更加精准。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位客户的投资画像智能匹配不同的基金组合产品,一切向稳健的预期收益看齐,一切只为让理财更加简单。
当然,理财市场的智能化演进虽然说是大势所趋,但归根结底,投资者自身的不断磨砺与成长才是重中之重。愿新的一年,大家的理财观念都能愈发成熟,拥抱更好收益。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