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南京雨花物流基地)
共乘消费升级东风 需求指引形成规模优势
冷链物流行业为何会一夜之间成为各行各业争抢的香饽饽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居民消费升级带动生鲜、快消品等高品质但不易保存的商品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二是医药行业等特殊商品的质量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冷链是保障疫苗、特殊药品运输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也形成了冷链物流市场格局的两个主要角色:生鲜快消冷链和医药冷链。
随着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从庙堂到江湖一致认可并为之努力的大势。国内零售企业纷纷顺势而为,及早布局关系消费者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需求的生鲜商超。以苏宁为例,构建了从线上生鲜产品到线下精品超市苏鲜生及近在家门的苏宁小店的生鲜零售体系,对生鲜冷链有庞大的需求。目前苏宁物流已在全国建成45座冷链仓,生鲜冷链配送网络辐射覆盖全国173个城市,为线上下单生鲜快消商品的消费者提供3公里范围内1小时送达服务。
以对保鲜要求极高的大闸蟹为例,在常州打捞上来的鲜活螃蟹,最快1个小时内就能运输到已经投入使用的在苏州、无锡的冷链仓进行中转,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用户最快4小时就能吃到新鲜打捞的新孟河大闸蟹。
(在苏宁冷链物流保驾护航下,苏鲜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生鲜商品)
基建投入与信息化并进 克服冷链发展障碍
虽然冷链物流越来越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不过许多进入冷链物流的玩家面对投入门槛高、运营成本贵、回报周期长等特点的冷链物流一筹莫展。苏宁准确地认识到冷链物流发展的两大痛点: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和信息化程度低,并通过在这两方面着力打造苏宁物流的冷链优势。
以冷库为例,2016 年我国冷库总容量达到10742 亿立方米,人均冷库容量仅为0.143 立方米,而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均冷库容量高达0.96 立方米。面对基建不足的问题,苏宁物流在全国的冷链仓数量扩张到了45个,拥有北京、上海、西安等17个全国一级物流中心。苏宁物流不仅通过冷链仓、物流中心等“大块头”弥补冷链基建,还致力于探索前置仓、门店仓等多种“小可爱”仓储模式,利用覆盖全国的数千家苏宁小店,将冷链仓储前移,离消费者越近的冷链就能为消费者提供越新鲜的生鲜商品。
(苏宁小店不仅是智慧零售的超级入口,也是消费者家门口的冷链前置仓)
与此同时,苏宁还不断通过集团自身在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上的优势,对冷链物流进行技术集成化、信息系统化、装备智能化、运作集约化的转型与升级,打造出一条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冷链网络。
2018苏宁物流818发布会上,苏宁物流常务副总裁姚凯正式发布了“百川计划”,宣布将加速骨干仓网和社区仓网的建设,通过科技、社会化协同的方式全面搭建服务于多领域合作伙伴的基础网络。相信这一基础网络会让苏宁物流在冷链物流市场走得更快更远。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