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中提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乡村振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深切期盼。“乡村振兴”离不开人的参与,一种人是各级干部,另一种人是人民本身。俗话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人必须要谋才能成事,无谋则无为,无为则不达。一个乡村能不能振兴,关键在人为。
一方面,各级干部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体现“人”敢“为”。转变作风、主动担当、真抓实干,才能见成效。“人民的樵夫”是对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廖俊波的评语,作为一名干部,廖俊波心系群众,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让一个贫困县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这是“人民公仆”的最好诠释,也是一方振兴的必要人为。
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人”能“为”。乡村人才引进的机制必须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迫在眉睫,有了机制的保障和“领头羊”的带动,本地人才愿意留、外地人才向往留。同时加强对乡村人才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的培养,才能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人才振兴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最后,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使“人”想“为”。新时代下,必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提质,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使“一村一品”“一户一产”不再遥不可及。同时保障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产业补助等真正进入农民的口袋,提高农民留在农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让农村“好山好水不再寂寞”,农家“好男好女不再想走”。
“人”是乡村振兴的必要静态元素,而“人为”是走向乡村振兴行之有效的途径。 (作者:伍元洪)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