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号贩子”斗智斗勇的一场“战争”

文章来源:科普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2-28 09:55:29

去年冬天,一段“女子北京看病怒斥黄牛”的视频引发了一场针对号贩子的整治行动。近一年来,随着各地对号贩子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强,聚集在医院周边的号贩子有所减少,但并没有绝迹。他们甚至“与时俱进”,进阶为“技术号贩子”,搭乘“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车,熟练使用各种新技术工具囤积和倒卖挂号资源。据媒体调查,不少号贩子在电商平台开店接单,通过抢号软件在医院APP、微信等预约挂号平台上抢号、囤号进行倒卖,有的网店单月销量近7000单。(人民网报道)

“号贩子”就像见缝插针似的存在。上面所说是界定在医疗体系中的,但又何止是这一个领域的现状呢?在交通、旅游和娱乐行业更是存在着这样的情况。要怎样的制止和管控这样的现象呢,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从深远的方向来说可以说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

客观现象上来思考,“号贩子”为何会出现呢?号贩子的存在也多少与内部人员的利益勾结有关。相比填补技术漏洞,更要填补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管的漏洞。现在很对产业的运行都实行“实名制”,但在实行“实名制”时,如何对内部人员和制度进行管控和规范化存在是一个重点方向。要让“实名制”走向“伪实名”的格局内部相关人员不敢、不能、不想参与到号贩子利益链中,才是重点。

实际现状上来思考,“号贩子”为什么会层出不穷的出现呢?在很多领域中“号贩子”绝对是“中坚力量”的存在。最早是在铁路上,“号贩子”就进行车票的倒卖,当时网络还不盛行,人们都是在窗口上进行购票,而“号贩子”就是看中这一现象,倒卖车票来赚差价,随着铁路交通的规范化,”号贩子“也减少了;但又在演唱会门票的倒卖上出现更多的人,这样的”号贩子“就像消除不了一样,只要有缝隙他们就会生存。

“号贩子”的存在就像是和这些相关产业的管理部门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一样,管理部门绞尽脑汁的利用各种办法来打击管制这些人的存在,但成效总是不大。这种日常化的模式更加考验着管理者的治理水平和智慧,要用更多的责任心,重民生上来考虑整治方案。最终完成这场斗志斗勇的“战争”。

作者: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