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David Carter发现事情和他预想的截然不同。63岁的他拥有理工科硕士学位。成功的职业生涯让他习惯了六位数的高薪。他还从报上得知,技术股大涨,就业市场也十分热门。所以当一封来自所谓瑞士企业的电邮要为他提供十万美元月薪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可他最终不仅一分钱也没见着,还赔进去了八万美元的养老金。职位信息吹得天花乱坠,说他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信用卡购买苹果产品。于是从6月开始,他从百思买和沃尔玛购采购苹果机器,再从他位于马里兰州的家里邮寄到加州的一个地址。公司再为他报销信用卡账单——仅仅报了几个星期而已。7月起,这些报销就取消了。银行称这笔账要他自己还上。而他就职公司的网站干脆直接销声匿迹了,之前在电话里交流过的同事也从此杳无音信。
斯坦福大学金融诈骗研究中心的人员估测,此类“消费欺诈”每年给美国造成逾50亿美元的损失。出生于婴儿潮世代、拥有可观养老金和优渥住房条件的老人成了骗子眼中的“香饽饽”。他们的诈骗套路也是日益用心。带着滚滚投资送上门的尼日利亚王子已经是陈词滥调了,于是他们转而开发出手机应用,展现出像是来自于专业理财师的财务报表。他们凭空捏造出诸如提供给Carter先生的那类工作岗位;或在约会网站上编造账户信息,吸引用户后索取钱财;又或者是创造假赛事和假彩票,“赢家”提供钱财后才能“领奖”。他们还会伪造电话号码,假装成银行或税务局给受害人打电话,或假冒金融机构发送短信。
诈骗的核心是把握受害人的情绪特征,利用受害人贪财好色的心理。但实际情况中有时也利用了人们的正面动机。《成年人防卫期刊》2015年的一篇文章提到,有些受害人想挣钱给亲友送礼,从而被卷入诈骗。经历了丧亲之痛或失业等不幸遭遇的普通人更容易成为目标。英国警方表示,他们看到与性虐有关的骗色案件有所增加。骗子们在网上寻找受害者,最终通过线下会面获取受害人的信任。
一旦钱财损失,受害人往往陷入“赌徒谬论”,不愿直面现实,而是继续付出,痴望好运回转。部分受害人甚至始终无法接受现实,坚信钱财损失仅仅是由于投资失误。大部分人内心也羞于承认事实。正如斯坦福大学的Marti DeLiema所说:“人们更愿意谈论性接触,而不是失身 的经历。”
在被骗这点上,无论怎样的受教育程度或金融知识储备,似乎都无法更好地为受害人提供防护。2011年美国退休人员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那些被骗进虚假投资的人往往有更高的地位和财富。一类原因可能是他们高估了自己的理财头脑。在2014年的一项研究中,波士顿学院退休研究中心的学者发现,那些在金融知识测验中给出了很多错误答案,但又坚称自己没错的人,更有可能成为诈骗受害者。
参与开创了受骗心理弱点测试的韦恩州立大学心理学家Peter Lichtenberg认为,诈骗预防和事后处理应当从药物中寻找希望。他指出了一种叫做“动机性访谈”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提出一些问题来帮助人们自己找出解决方案,已被证明可以帮助酗酒者接受治疗。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协助诈骗受害人明确事实经过,比如让他们从自己的视角阐述经过,然后借用媒体报道过的类似事件进行讨论。
银行一般也会坚持认为,诈骗受害人必须自行承担损失。但此类案件的复杂性和规模不断提升,需要重新考量。像Carter先生这样精心骗局的受害人认为,银行应当为给可疑交易开绿灯作出赔偿。银行则主张那些为欺诈网站提供托管、开通支付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同样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今年九月,英国各大银行和消费者权益组织起草了一份银行业界志愿守则,声称在特定情形下,“转账欺诈”受害者应当享有赔偿。这类骗局包括诈骗犯伪造警方或税务机关信息,诱骗受害人转账的情形。如果银行和消费者都采取了足够措施加强对诈骗的防范,那么受害人理应得到赔偿。
这想法自然不错,可是赔偿金谁来掏呢?银行当然抠门得紧。目前为止有几类想法:向对诈骗不作为的金融企业收取罚金弥补损失;对银行大额支付收取小额费用,以建立基金;以及类似暴力犯罪案件的纳税人资助的赔偿计划。然而,这些构想看起来美好到天花乱坠,只怕又是骗局一场。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