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我们的开始,爱是我们的结果。三十年前,中南在爱与关怀中诞生,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中南也以爱回馈着社会,为美好生活赋能。
三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而立的年纪,对于企业来说,既是出发的时刻,又是收获的时节。通过中南置地公益系列访谈录,我们将走进中南置地的战略合作单位、公益伙伴与受益对象,真实展现中南置地在可持续发展、健康中国、公益大爱与非遗文化四大领域的持续努力,激励并指引我们继续为爱而行。在本期中,我们将和南通板鹞风筝国家级传承人沈鲁娜一起,探访非遗文化背后的匠心坚守。
引风入竹 声如筝鸣
儿童在乡间的田野上奔跑,叽叽喳喳的齐声喊道:“清明到,麦秆叫,南风吹,放鹞鹞……”他们手中的板鹞风筝借风而起,在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这幅场景带来的喜悦、向往与梦想,直到现在还让沈鲁娜记忆犹新,她就是我们今天访谈的主人公,也是南通板鹞风筝的国家级传承人。
2018年11月3号上午,身着素色服装的沈鲁娜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她的丈夫郭嘉,出生于风筝世家。祖父郭文禾,从小就爱好并迷恋风筝,后拜师于著名的灯彩风筝艺人石子寿。父亲郭承毅,不仅继承了郭文禾精湛的风筝制作工艺,更拥有40多年民间工艺研究工作经验。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他的三件风筝作品更是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成为2006年第一批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位之一。
风筝起源于中国,关于风筝的传说也有很多,中国人将风筝运用于农业、军事等各行各业。“直到今天,美国航空博物馆里面,还收藏着中国的一架风筝,他们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沈女士说着,言语间满是骄傲。
“其实,风筝起源于一种放飞自我、向往自然的心灵状态,就跟我们向往去外太空一样”,一提起风筝的话头,沈女士便滔滔不绝,将她所热爱的跟我们一一分享。她笑着说道:“南通板鹞风筝跟其他风筝不一样,因为会在风筝上面加哨头,大哨子发出“嗡声”,就像大提琴;而小哨子呢?用的是栗壳、百果壳等,发声就十分地尖亮。这些高高低低的声音加在一起,错落起伏,声传数里,就像是一首美妙的空中交响乐。”
因爱而生 用心坚守
制作板鹞风筝大致有骨架扎制、鹞面彩绘、哨口制作、安装哨口、拴引线等步骤。近年来,批量生产的工厂也出现了,有专营哨口的、专门绘制鹞面的、专营骨架的……尽管如此,在南通郭氏风筝集团的工作室里,堆放的每一只风筝或是配件,大部分都是经人工亲手绘制、加工、打磨出来的。
谈起非遗文化的传承问题,沈女士说道:“现在最大的困难是,我们虽然精心地跟着父亲郭承毅学习、保护着家中的传承,但纯手工做风筝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家的生活”。虽然在国家政策方面,对于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有着资金上的支持,但是风筝商业化的问题还是得不到彻底的解决。“不管有多么艰难,不管能不能赚钱,我们一定会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沈鲁娜字字掷地有声,在我们的心灵上深深的叩击着。
与手艺人一样,建筑家同样用精湛的匠心镌刻人居作品,正是两者之间的惺惺相惜,促成了中南置地与郭氏风筝集团的合作。中南置地匠心打造的造物天地街区,以专业的运作方式,为各类非遗文化和民间匠人提供展示自我,发展传承的优质商业平台,使非遗文化真正焕发持久的生命力。“我们在中南置地的造物天地里面会有自己的店面,通过这样一个商业平台,来进行非遗文化的展示,能让更多的人、爱好我们板鹞风筝非遗文化的人跟我们交流”。
沈女士笑着说道,很多人就是通过这个平台知道我们郭氏风筝,并向我们下了很多订单。在这方造物天地里,沈女士绘制图案、扎制骨架、加工哨口……用创作艺术精品的要求对待每一道工序、处理每一件配件、筑就每一个梦想。
中南置地还会充分运用安全交通基地、young park商业街区活动资源,协助举办风筝放飞、DIY制作等活动,宣传南通的非遗文化。沈女士说:“要让更多人知道风筝文化,首先要让孩子们喜爱,这些传统技艺才能传承得更好”。
非遗文化,如同历史文化的根与魂,却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失落。
拯救和传承非遗文化,中南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目前,“造物天地”已汇聚了蓝印花布、沈绣、板鹞风筝、剪纸、花露烧、紫砂壶、南通戏剧等诸多非遗项目。相信中南对于非遗文化的拯救和探索,会带动更多的企业与民众参与进来,从而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
大爱传递,这是传统艺术与时空岁月的抉择守望,也是中南置地爱赋能美好的匠心共鸣。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