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援藏行 一台没有终点的公益爱心列车
导语:种种祝福,在转经筒中吟唱;点点繁星,如心灯照我空庭;援藏路上,屡次低头,却看见脖间的洁白哈达,不禁攀援而上。高原上的风吹不散执着背影,清晨前的霜融不化心头的热。
藏族特色文化“经幡”
深圳到青海,三千余公里的距离,从平原到高原、从温和湿润到干旱燥热,跨越山河,斗转星移,是每个人聚集的力量,是那微微颤动的云杉,是那灼灼热烈的双眸,让深藏两地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烧,未曾停止。
2018远东热腾援藏公益行,援藏队伍十一人中,只有队长陈天宇是四载援藏的“元老”,其他队员都是第一次前往藏区进行医疗援助,都想去一睹藏区神秘的面纱,一睹格桑花海的瑰丽,一睹藏区人民的艰辛生活,汽笛声响起一刻,将远东希望的火种带向藏区。
走访至藏民俄药家中
在格尔木藏医院,看到了七年来医院一步步褪去旧貌,看到了医疗设备和药品渐渐地为藏民所信服和使用,看到了藏民日益健康的面容气色。缘起于和活佛的一次聊天,远东援藏行步过了七年之痒,七年之间,援藏人员的心血汇集、藏区人民的翘首以盼,紧密连接着深藏两地情谊。
在移民村中,一位因生孩子落下陈旧性会阴重度裂伤的藏民俄药,牵动着医疗队一行人的心,家庭离异致使其独立挑起父母儿女的重担,弱小身板下是人定胜天的决心,哪怕援藏医生们到其家中送上微薄的慰问金,身体站立都十分艰难的俄药,仍旧在家人搀扶下起身并躬身道谢。这一幕,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生活对他们已经足够艰难了,但仍有不幸找上家门,变着法折磨他们。
王主任咨询俄药病况
医生们落泪了,出发前满怀希望的他们,在格尔木的第一天就看到了别人生活中的无奈和回天乏术。在经历身体不适和心理打击的双重折磨时,医生们开始彷徨、出现疑问。“究竟我来到这里,是否真的能帮到藏民们?”
看到队员们低落的情绪,陈队长说道:“医者情怀,渴望拯救每一个人,哪怕只有微弱希望也不愿轻易放弃,你们的心情我都能理解。现在我们设备大多齐全,这次人员安排都比过往更加完善,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最佳状态接诊每位来到医院的藏民,这就足够了。” 参与援藏四年的他非常清楚队员们的心理,因为他曾经也动摇过、灰心过,但咬牙坚持,也就过来了。
高原的雨是无常的,来时气势磅礴,去时心满意足。曲麻莱的雨大多是夜间而降,清晨即停,白天依然是炽热的阳光,剧烈的温差变化让医疗队一行人刚抵达曲麻莱县城,便已经体力不支,刚到达氧气补充点,陈队长问了队员们一句:“我们距离巴干寺还有100公里的山路,大家还能坚持得住不?”
“能!”这一字铿锵有力,异口同声。
盘山公路路况险恶程度是陈队长所没有料及到的,但汽车在上到半山腰时故障熄火,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夜晚的曲麻莱,除了探照灯的光亮,是伸手不见五指般漆黑,而停车位置背后,便是直坡悬崖,稍不留神车辆倒溜,后果将不堪设想。
“距离巴干寺就20多公里距离了,我们已经坚持了这么多天,要记住,我们是来帮助藏民们的,他们现在肯定也急切盼望着我们到来。”说罢,陈队长拿着探照灯,和远东几位队员一同下车帮助司机师傅推车。当晚,到达巴干寺下榻已是凌晨2点多。
藏民老人接受义诊
在巴干寺养老院义诊的当天,共诊治了接近30名孤寡老人,冻疮、骨科疾病、糖尿病等等常见病症,让医疗队员们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巴干寺地理位置更为偏远,缺乏医疗设备以及医护人员,导致老人们的康复进度更加缓慢。临走时,陈队长和医生们开会说:“我们回到深圳后,得想办法争取先把几位症状较严重的老人先接过来进行手术,不能放弃任何一位老人家。”
远东援藏行队员登上列车途中
2018远东慈善医疗援藏行,9天的旅程、11名队员,翻越高原、趟过山河、淋过夜雨,看过夜里繁星。藏民俄药、尼玛、罗松日林,他们的生活近况一直牵挂着每位队员的心,哪怕一行人已经来到了站台,期许明年还能再来帮助他们,但同时也担忧:“是不是我们一走,他们(藏民们)就又忘了吃药这事儿了。”
在黄昏的站台,医疗队一行人登上列车,却一直望向窗外,当列车徐徐开动掠过蓝色站牌,他们再次流泪了,10天援藏行,留给他们的回忆远不止是简单的望闻问切,还有深藏两地那份情谊的延续,陈队长微笑看着窗外,看着列车慢慢驶离他的家乡,说道:“好了,巴干寺那几位老人家,只要身体允许,9月份就能接过来深圳做手术了。”那一刻,记者知道,远东援藏这辆公益列车,将永远没有终点。七载同心,与爱同行。不管是七年还是十七年,我们初心依旧!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