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最优人才生态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文章来源:淄博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1-29 11:30:44

“提高粮食单产是提高粮食总产最有效途径,而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是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当83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出现在公司的试验田,手把手指点公司科研创新发展时,禾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俊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让朱俊科兴奋的不光是中国植物学学科领域泰斗式人物匡廷云的到来,在临淄区组织的“2017院士专家进临淄”活动中,禾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这个团队包括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著名学府的诸多顶级院士专家。“没有政府的牵线搭桥,这样高层次的人才不可能来到家门口。”朱俊科细数这一长串的名单感慨万千。

“在家门口引进人才、洽谈项目、解决难题。”这是临淄众多企业家的真实感受。以这次院士专家进临淄活动为例,3名院士、6名海外专家在内的106位院士专家齐聚临淄,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态农业等领域与临淄的360余家企业进行洽谈,承接技术难题115项,达成合作意向281项。

人才的集聚为经济发展拓宽了通道,技术的突破为产业提升送来了“金钥匙”。在活动中与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教授王洪凯一拍即合、签署发酵残渣生物无害化处理项目协议的李洪涛感同身受。作为一家以酱油、食醋、酱品为主的调味品生产企业,山东巧媳妇食品有限公司一步一步成长为山东名企,但生产过程中每年接近15万吨的酱渣、醋渣白白浪费,曾让董事长李洪涛苦恼不已。“如今,这些残渣将被加工成高档生物活性饲料,保守计算每年增加利润超过3000万元。”李洪涛说,“企业从市场、技术等各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支持。”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临淄区以政策引领,广撒“英雄帖”。自2012年开始,就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投入等“1+10”政策体系。去年,又出台被称为“黄金十条”的人才支撑计划,规定对于国内外顶尖创新创业团队,最高给予5000万元的资助,对人才、企业分别制定详细资助标准,奖励标准均居全省领先,五年来,已兑现各项人才政策经费5000余万元。实行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一体化推进,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建立招才引智办事处,成立7个招才引智小组,全年在外招才引智,实现了企业与专家的精准对接。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招贤纳智的成果正在显现。国家“万人计划”专家韩正昌教授在临淄注册成立山东格洛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个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创业项目;山东农业大学米庆华教授与山东天鹤塑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绿色高效农膜项目,成功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成为全市唯一入选项目;今年上半年,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研究团队研发的专利——“无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学发泡剂”,被临淄区补天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5亿元人民币买断20年独占许可使用权,更是彰显了临淄企业家对待人才和技术的魄力……截至目前,临淄拥有各类专业人才5.2万人,其中高级职称4000余人。拥有院士工作站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0处,5家企业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857.24亿元。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二次创业、产业转型离不开人才支撑,充分尊重人才、广泛引进人才,真心服务人才、有效激励人才,打造最优人才生态环境,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临淄在新旧动能转换浪潮中弯道超车、跨越发展。”临淄区委书记宋振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