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高端新兴产业VR产业大放光彩

文章来源:消费日报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26 11:20:58

 崂山区抢抓机遇,围绕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的目标,以创建全国首个虚拟现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契机,建载体、聚产业、创平台、引人才,推动虚拟现实产业突破发展。

一、集聚创新优势,助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

   目前,崂山区已构建了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北航青岛研究院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级创新平台,集聚了歌尔、黑晶等一批拥有较高示范效应的虚拟现实企业,建成了国际创新园等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特色科技园区。这些创新要素的集聚,为虚拟现实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一个可为企业提供高风险股权资本整合能力的现代金融支撑体系,一个助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优良生态环境正在崂山区快速形成,这些创新要素的集聚,为虚拟现实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崂山区围绕智慧产业、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生物医药、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生产性服务业“6+1”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加快打造青岛中央创新区。在青岛滨海大道沿线,重点布局高校院所、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形成“环渤海”地区高端研发资源聚集带;在株洲路及周边地区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打造金株创业大街,形成山东半岛高端产业隆起带;依托各大高校及专业运营机构,建设了青岛国际创客社区、青岛创客大街等高端众创空间,形成创业领军人才汇聚带;推进百万平米的青岛国际创新园建设,建成虚拟现实大厦、智慧产业园、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等特色楼宇群,形成“一楼一产业”、“一楼一园区”的整体布局,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创新创业核心区,“一区三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架构初显。

二、多措并举打造虚拟现实产业之都 

(一)构建坚实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空间载体

1.“筑巢引凤”打造国家级研发中心。2016年5月,青岛市政府、崂山区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和共建协议,开展高起点、多领域、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高标准建设北航青岛研究院。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军院士引领的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徐惠彬院士引领的北航新材料研究院、房建成院士引领的北航精密仪器与光学研究院以及“千人计划”专家赵巍胜引领的微电子研究院,以及与国家虚拟现实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赵沁平院士共建的虚拟现实研究院、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分室、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五院两室入驻北航青岛研究院,首批博、硕研究生入院学习。

2.“高端引领”打造虚拟现实产业园区。瞄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了青岛国际创新园、海尔云谷、海信研发中心、歌尔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点特色园区建设。歌尔集团与北航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格局,双方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微电子领域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进行高起点、多领域、全方位合作。

3.“精准定位”打造虚拟现实技术创新中心。完成青岛市虚拟现实科技创新中心改造建设,与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战略创新联盟合作,成立青岛协同创新虚拟现实研究中心。积极与国内外虚拟现实研发领域知名高校、院所对接,在虚拟现实关键技术与行业应用技术领域搭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博海数字创意产业(青岛)研究院、青岛山景虚拟现实研究院等十大虚拟现实研究院聚集崂山区,集聚一批创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和人才,建设国内一流的虚拟现实技术创新中心,提升青岛虚拟现实产业之都的国际影响力。

(二)打造良好的虚拟现实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1.创新高层次人才激励和服务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方法,拓宽政产学研合作渠道,依托现有创新平台和载体,引进国内外虚拟现实优质项目和人才,对引进的高素质人才,在专家公寓、医疗、教育、创业平台等方面重点保障。

2.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加速集聚。今年在虚拟现实硬件生产、内容制作、分发平台、行业应用等领域新引进金东、量子云、信通院等近20家虚拟现实企业,全区虚拟现实企业及研发机构累计达80家,其中歌尔声学、海信医疗等51家虚拟现实企业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30亿元,涉及硬件设备、软件、内容制作、应用等应用领域。

3.建设虚拟现实产业生态体系。搭建了由政府主导的虚拟现实产业创新中心,完成虚拟现实产业创新中心规划方案,与DELL、AMD虚拟现实创新实验室两个项目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打造涵盖产业创新、应用展示、产业服务、产业交流、产业研究、人才培养、投资管理七大业务板块的全生态公共服务平台,虚拟现实产业生态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4.形成产学研协作长效机制。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通在崂山区开展了5G+VR新业务试点;与北京有初科技、深圳市寒武纪智能科技等43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北航歌尔虚拟现实创新研究院、山东大学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等虚拟现实领域10大顶尖研究院集中揭牌;方硕科技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石家庄铁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四所高校初步达成共建建筑虚拟现实实训基地意向,形成产学研协作长效机制。

5.培养产业发展创新“后备军”。汇集了赵沁平院士领衔的一批高端人才,引进了北京大学汪国平教授团队、北京师范大学肖永亮教授团队、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团队等一批虚拟现实领域高层次人才团队,全国60%的虚拟现实人才团队资源在崂山汇集,每年可以为VR产业培养1200多名毕业生,为产业发展培养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后备军”。

(三)聚集一批高端虚拟现实项目

目前,崂山区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特锐德、歌尔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产业基础雄厚。雷神、亿联客、网信、鹰图等253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此聚集,电子通讯、软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创新能力引人瞩目。崂山区自2017年获批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虚拟现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来,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政策创新,出台“一业一策”精准产业扶持政策和吸引高层次人才、精准招商系列配套举措,积极引进集聚虚拟现实领域高端科研机构、人才团队、产业项目,不断优化虚拟现实产业生态环境,虚拟现实产业之都建设驶入快车道。先后获批全国唯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青岛市虚拟现实科技创新中心”,崂山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小镇获得2017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先后引进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山东大学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青岛量子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金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重点研究机构、项目和企业,成立了山东虚拟现实联盟和VR教育生态联盟,中国VR阅读平台和VR融合发展研究中心揭牌运行,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

三、打造虚拟现实产业之都的思路和目标

未来崂山区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需坚持品质引领,以提升产业层级、完善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打造虚拟现实生态体系为重点,高标准推进,创新式发展。按照“一院引领、一谷支撑、全城联动、多点协同”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思路,实施虚拟现实产业“产学研服”的“2+2+2”战略目标,重点打造2个示范园区、2个中心、2个平台。即:建设虚拟现实产业、虚拟现实研发2个示范园区,构建虚拟现实国际交流、虚拟现实人才实训2个中心,搭建虚拟现实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虚拟现实创投和产业基金2个平台。

(一)完成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

重点围绕虚拟现实领域的设备生产、行业应用、市场消费等方面,推进虚拟现实重点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完善产业链布局。围绕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加大对优秀品牌的支持力度,以龙头企业带动虚拟现实产业发展。

(二)搭建虚拟现实国际合作和人才储备平台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交流,推动虚拟现实技术成果转化及应用。引进一批国际研究机构和顶尖专家,培养一批虚拟现实产业高精尖人才,为虚拟现实产业做好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保障。

(三)积极推进虚拟现实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

设立全国首个虚拟现实产权交易所。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元社会资金参与的投入机制,成立1亿元的虚拟现实天使创投基金、5亿元的虚拟现实协同创新基金、30亿元的虚拟现实产业投资基金,为创新能力建设、虚拟现实重大项目产业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示范化提供资金支持。

VR产业是崂山区高端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代表之一。2016年5月,崂山区提出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的战略构想。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这个构想已经展现出大有可为的生动景象,国内首个国家级虚拟现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拉开大幕,全国唯一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挂牌运营,一批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相继落户、竞相发展。在崂山,VR源头创新已经站在了国内最前沿,产业发展态势也领跑全国当前,崂山正以最大的诚意,从构建生态系统的高度全力打造政策最优、载体最广、机制最活、服务最好的创新创业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