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当下不少村里也有“围城”,不过不是婚姻而是垃圾:呛得人无法开口说话的露天垃圾焚烧烟雾,一不留神掉下去就可能夺命的“垃圾沼泽”……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更不想进。日前,央视《经济半小时》聚焦正在一些地方上演的“垃圾围村”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垃圾围村”之错和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垃圾产生量迅猛增加有关;也和公共产品和服务投入力度跟不上节奏,监管体系不健全有关;更和部分不负责任企业向农村偷排、倾倒有关。然而,无论多少客观因素、现实困难、政策缺失都只是事情的A面,“垃圾围村”的B面更折射出乡村干部“等靠要”的懒政心理。群众抱怨了就挖个坑随便埋一埋,垃圾成山了就放把火随便烧一烧,搞“面子环保”“形象治理”。
平心而论,乡村的活,不好干。垃圾围村更反映出村级治理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是本地生产生活方式粗犷,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垃圾处理技术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当地污染企业在税收、就业等方面的贡献不小,让少数干部难以取舍。因此出现村干部无视“红水浇地”农田减产的事实,理直气壮“闻不见味”的怪现象也不足为奇。
不求落地效能,走治理形式主义;不求实干做派,写治理表面文章;不求为民担当,弄治理姿态主义。乡村的环境治理和振兴是一盘棋的谋划,都是“硬骨头”,牵扯利益多,涉及关系复杂。但越是牵扯众多,局面复杂,越是需要村干部有力有为。把头埋在沙子里,既不能处理好“随意乱丢是习惯” 的现象,也不能建设好“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垃圾治理可从实际出发依托“农户一次分类+村保洁员二次分类”的模式,从源头上破解分类难题,让可供制作肥料或回收的垃圾循环利用,减少垃圾总量;也可通过建立“红黑榜”“曝光台”等奖惩机制,倒逼村民富口袋更富脑袋。村干部面对难题,须有新觉醒、新思路,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探索不同的治理方式,切不可听之任之,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作者:邱飞飞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