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论坛刮起“头脑风暴”中外专家建言“一带一路”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2-11 09:49:39

 “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双向投资额达1570亿美元”、“中国是柬埔寨最大的投资国”、“中国对缅甸直接投资达558亿美元”……12月8日,第二届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的平行论坛——“一带一路融合发展”智库论坛在昆明召开,中外专家们纷纷为“一带一路”建设“点赞”。

近年来,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日渐加强,而云南则以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桥梁”角色。针对云南对外开放和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专家们也在此次论坛中积极建言献策,引发了新一轮“头脑风暴”。

云南“辐射中心”建设有哪些现实路径?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文淑惠发言

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是“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云南对外开放的新定位和新方向。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云南如何加强“五通”,在经济、交通、能源、金融、科教等领域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深化合作,如何在国际经济走廊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彰显“云南元素”,如何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这些都是大益智库专家们关注的议题。

中国笔会中心会长丹增表示,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山水相连、文化相近、血脉相融。从区位上看,云南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地方,区位优势明显;从历史上看,滇越铁路、滇缅公路、后方水陆等交通要道让云南与周边国家密切相连,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创始人郑和也是云南人,云南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最值得开发、提倡、利用的平台。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施本植说,云南和东盟国家的深入合作能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云南正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此举可以凝聚到更多的资源,也能通过服务南亚东南亚国家发展自己,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突出。他指出,云南“辐射中心”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汇聚更多的优质资源,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贸易便利化、原产地规则,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加强政策完善,从技术和路径两个方面推动自贸区建设。

“近年来,中国在周边国家已建设境外经贸园区77个,其中56个都在‘一带一路’沿线,”,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文淑惠说,按照云南省十三五规划,云南省要建设成我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其中涉及国际经贸、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和人文交流四个领域,在辐射中心建设过程中,应通过建设境外产业园区,构建贸易和投资的双向路径。

针对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云南大百科全书总编辑何宣提出,应以加工贸易为突破口,高起点承接国内化产业转移,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产业基地。他说,目前云南的加工企业呈现出“两高一资”态势,即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企业较多,因此,加工产业持续走低。他指出,这样的企业现状是不适应目前发展的,所以云南要做的是抓住产业转型的机遇,高起点地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园区及产业基地。在产业方面,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加强对接,助推产业转型和招商引资。

中国与东盟国家怎样融合发展?

马来西亚中国丝路商会会长翁诗杰发言

“互联互通融合共赢”是此次论坛的主题,也是近年来我国践行“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旋律”。针对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东盟国家的专家也送上了他们的智慧结晶。

马来西亚中国丝路商会会长翁诗杰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最重要的是注意“在地让利”。中资企业的落地要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当地人能从中受惠,给当地的民众和社会带去正能量。此外,中国企业“走出去”为的不仅是解决产能过剩,还要分享自身科技和经验,最后,用人在地化也非常重要,要兼用当地人才,让当地人有参与感。

 

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前所长杜进森发言

“中国是柬埔寨最大的投资国,国家旅客在柬埔寨的访问量也是最多的,中国为柬埔寨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副院长宋春奔说道,柬埔寨和中国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种友谊已经成为双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将更多地造福两国人民。

随后,老挝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宋吉就中老经济合作,探讨了“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发展、合作。他说,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纽带非常紧密,目前双向投资额已达到1570亿美元。随着双边经济交流的加深,合作也越来越多,从现在到2025年,东盟国家基础设施网络将逐步加强,今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也会更加便利。

论坛中,大益智库还与北京大学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