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时晔然
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亿元,实现税金0.25亿元,同比增长59.4%,全市旅游文体产业———
“香味浓郁的松蘑炖鸡、酥烂入味的炒腊肉、越嚼越香的窝窝头、嫩滑可口的玉米面糊糊……”12月6日上午,在茶业口镇卧云铺村,当农家乐店主刘持年把饭菜端上酒桌时,来自淄博张店的两位游客还未动筷子,就把这桌丰盛的农家大餐,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不到10分钟便引来十几位好友的点赞和回复。“这家农家乐屋外看起来是百年老房子,屋内却装修得像高档餐厅,门里门外如同两个世界,我去过全国很多地方的农家乐,像这样有特色的确实不多。”游客李先生说。
今年64岁的刘持年是卧云铺村人,过去40年,他一直持续着“农忙在家种地,农闲外出打工”的日子。“那时候靠天吃饭,忙活一年,也挣不了万把块钱,后来陆续有游客到这游玩,政府开始鼓励我们搞农家乐。”刘持年说。三年前,作为卧云铺村第一批搞农家乐的4户村民之一,刘持年对镇政府的支持心怀感激。“当初政府为我们反复做工作才打消了我们的疑虑,他们聘请了台湾和苏州的相关专家进行规划和设计,店面的装修和布置,在全省乃至全国来讲,也是一流的。”刘持年自信满满地说。
现如今,他的农家乐小店最多时一天能接待100多人,年收入6万多元,全村农家乐由原来的4家增长到现在的12家,有10家村民还办起了民宿,让过去的“半天游”变“全天游”,村里的小米、红薯、柿子等农副产品也纷纷走出大山,为村民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不仅如此,村里还办起了高档咖啡厅、青年旅社和茶馆,吸引不同年龄段和收入阶层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目前卧云铺村初步满足了游客对“吃、住、游、购、娱”的需求,村民年均收入增长4000多元。“我们在设计装修的时候处处考虑游客的需要,建筑、厕所、游步道、垃圾桶甚至每个家具的布置都进行精心设计,尽量做到生态化、景观化、高档化,在营造充分保护古村落原始风貌的前提下,为游客提供舒适温馨的食宿环境。”卧云铺村村支书王子吉说。
卧云铺村作为我市乡村旅游的成功典范,为我市其他文体旅游项目走出了一条路子。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游客875.6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5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和16.2%。旅游文体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亿元,实现税金0.25亿元,同比增长59.4%。“长期以来,我市文体旅游发展存在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发展理念滞后、规划不完善等问题。”日前,在全市十大产业重点产业调度推进会上,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作为该领域的牵头单位,点出了制约我市旅游文体发展的问题所在。
为使我市旅游文体行业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运营转变,市委市政府坚持抓重点出亮点,抓亮点出特色,紧抓旅游大项目建设不放松。前三季度全市25个旅游大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制定《莱芜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方案》,打造3个乡村旅游连绵带及14个乡村旅游片区。委派44名乡村旅游带头人赴日本、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台湾进行学习,47人次参加乡村旅游方面外省交流培训。积极对接省旅发委,对2个乡村旅游项目,7个旅游扶贫村项目争取省旅游产业资金280万元,5个村争取旅游产业扶贫资金500万元。文化方面,协助百舜文化城设立文化大集、宣传招商等,帮助威邦公司搞好新厂建设;筹建嬴文化影视基地,承办中国(莱芜)第二届嬴秦文化与远古文明工作会议。体育方面,编制《莱芜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莱芜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举办全国围棋甲级联赛、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航空模型比赛等省级以上赛事12项。推进城市核心区建设健身步道2条、开放学校操场12处。
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进十大景区建设提升,抓好困难摸排消,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实现莱芜旅游公共服务一张网和对重点景区远程监控、调度指挥。力促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强文化企业专项扶持,加快体育产业发展,重点推进雪野旅游区功能体育运动饮料和碳纤维运动自行车体育项目建设,努力把雪野建成重要的体育产业基地。”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