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好政策,出台多年却未能落地执行,企业无法享受政策红利且投诉无门……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近年来,国家层面已陆续出台多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成本的好政策,部分政策尽管已出台多年,却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一直处于“休眠”状态,沦为“僵尸政策”。(《半月谈》 5月26日)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制度,都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为民服务的角度制定的,理应发挥应有的催化作用。但近年来,多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成本的好政策,却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人为制造”,一直处于“休眠”状态,沦为“僵尸政策”,使得政府与企业“两败俱伤”。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有差距的。一项政策的出台,不仅需要以国家宏观背景为依托,更应该注意其是否符合民意、适应企业发展,是否经过全面的调查和科学论证,而非仅靠“拍脑门”“闭门造车”就能得出来、用起来。出台好政策却无法落地执行,还不如不出台。明明是好政策,出台多年却未能落地执行,企业无法享受政策红利且投诉无门,这些都偏离了政策的初衷,让政策看起来很美好,但企业和群众就是无法获得政策的红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可行度,甚至会积聚社会不满情绪。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现实中,无法落地的好政策并非个案,有些政策犹如悬在天上的楼阁只可仰望,有些政策因一些多余或不切实际的规定而难以施行,有一些政策因与其他政策矛盾而无法落实……群众、企业在生活中、经营中频频遭遇。为此,我们应如何把“僵尸政策”变活用好?
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首先,各级政府应对已成为“僵尸”的政策予以清理整顿,依据“保留适应的、废止过时的、修订残缺的、制定空白的”目标要求,对政策文件进行“废改立存”,真正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其次,政策制定者在谋划政策之初,多些调查研究和论证,让政策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拿来就用而且管用实用,能经得起市场和时间的检验。再次,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倒逼政策制定部门严格履职,让好政策真正惠及企业和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畅通利好政策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
因此,不当的政策应该被及时叫停,不利民的政策应该及时修正,不与时俱进的政策应该及时更新,保证政策的可行性、稳定性和权威性,以“零距离服务”做实民生工程各项惠民政策,推动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和企业,进一步提升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文/凌月)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