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城市的“抢人大战”持续升级,不过有关专家指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众多二线城市都在积极抢夺人才。但是抢到之后能不能留住他们,这并非地方政府仅靠大把撒钱就能实现的。当下,这些社会的中流砥柱需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是一处安身立命的居所。”(5月8日,人民网)
今年以来多个城市持续升级的“抢人大战”,为了吸引人才,多地相继在落户、创业、科研、安居、就业等方面出台政策,给予人才各种优惠政策及补贴。以杭州、西安、武汉、成都、南京为代表的15个“新一线”城市在去年陆续出台人才吸引政策后,已初显成效。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抢人大战的背后是全国各个城市对人力资本红利的争夺,而人力资本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才是支持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地方发展,不惜重金吸引各方面人才加盟原本无可厚非。但当“人才新政”只是专注于埋头“撒钱”,在买房优惠、租房补贴、项目资助、先进奖励等方面“层层加码”,投入一个比一个大、规格一个比一个高、口号一个比一个响、补贴一个比一个多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效果也就极有可能会大打折扣。
其一,政策攀比很可能导致人才攀比。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不惜巨资“抢夺”人才,暂时可能会获得许多积极的效果。但政策攀比所带来的恶性竞争,也势必会使个别人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了追物质、追“帽子”上,看到哪里钱更多、待遇更好就“跳槽”到哪里去,以至于高薪引才看起来挺热闹,最终却“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没能解决实际问题,还造成了人才工作方面的资源浪费。
其二,好大喜功可能导致只有虚功。下大力气引进“领军人才”,不是为了撑门面、讲排场,而是要通过他们踏踏实实的研究,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而许多地方的“人才新政”重物质激励、轻所需所能,只看学历名头、不看实际能力,从而导致引进的人才要么是水土不服、要么被束之高阁,就很难产生真正的原创成果、一流技术。
其三,重金引才可能导致错失良才。有文凭不等于有水平,选用人才需要“量体裁衣”。当一些地方不惜重金招揽各类人才时,就很容易忽视身边的人才,让他们坐了“冷板凳”,从而导致在政策温暖“外来和尚”的同时,却也寒了不少“本土和尚”的心。于是,有时候被自己人忽视的人才就“墙内开花墙外香”,成了别人眼中的“抢夺”对象。而在身边的“孔雀东南飞”、外来的和尚却又不能“念好经”的尴尬当中,便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抢人大战”。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人才的涌现。但当各地都在待遇政策方面进行攀比、试图用“重金”砸出人才抢夺效果之时,就必然会使人才市场陷入过度竞争、无序竞争的怪圈,更不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因此,要改变人才引进较乱较为浮躁的现状,就要为各地领导干部补上科学人才观这一课,让他们既注重引进人才更注重培养人才、既注重政策抢人更注重环境留人,用更加积极有效政策、措施推动人才自然流动。(蔡菲菜)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