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内生动力 打好深度贫困区脱贫攻坚战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21 09:38:20

 “深度贫困地区的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贫困面广,脱贫任务很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委员介绍,实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要集中资源,从最短的短板补起,从最要紧的事情抓起,加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3月19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三大攻坚战, “精准脱贫”位居第二。打赢这场战役, 要着力于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贫困地区有许多共同点,包括基础设施落后、文化程度低、致贫原因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发展滞后等。十九大报告中针对深度贫困区脱贫提出了全方位的新思想、新要求、新策略和新部署,对我们党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从政策扶持、产业支持、资金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精准识别贫困户给予精准帮扶,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看到一些困难群众破罐子破摔,不敢想不敢干,懒病缠身,一心只等天上掉馅饼,习惯站在墙角晒太阳,缺乏自力更生和脱贫致富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更有甚者,一些人没有把国家给的扶贫资金用来谋发展,而是用来挥霍享受。这就使国家制定好的扶贫政策在实施中大打折扣,收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形成了越扶越贫、越扶越懒的恶性循环。
身贫好扶,心贫难治。要“打赢”更要“打好”深度贫困区脱贫攻坚战,就必须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讲到“弱鸟先飞”,就是说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贫困群众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作者: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