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要做好脱贫的“领路人”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1-23 09:59: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发展能力不足,往往是因为“志”和“智”上有短板。山西在脱贫攻坚上始终坚持干部带着老乡干、精准发力多策并举、“三链”协同补短板,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带动贫困户,既扶贫,又扶志和扶智,力求实现“土疙瘩”变“金疙瘩”的脱真贫、真脱贫。(人民网 11月22日

众所周知,贫困户致贫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病致贫,自己或者家里有一人身患重病,就会拖垮一个家庭,甚至丧失一个家庭的劳动力;有的是因智致贫,思想不开化、古板,不能接受新鲜事物,学习能力不高,不愿意也没有能力通过改变生活生产方式脱贫;有的是因志致贫,习惯“等靠要”,没有人生规划,胸无大志,成天混日子,缺乏摆脱贫困的志气。

针对主要的三个致贫原因,需要奋斗在脱贫一线的干部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扶贫。对于因病致贫的,丧失劳动力的贫困户来说,通过养老保险、“三农”普惠政策、扶贫金等进行财政补助,利用地理优势引进光伏发电,让贫困户无需下地劳作就能获取效益。对于因智致贫贫困户来说,脱贫干部需要根据学历、技能的个人能力分程度进行培训,有专业技能的可以进厂务工,语言表达力强的可以培训做销售,有基本学习能力的可以参加培训学习做电商,学习能力不高的可以种植养殖等提供货源,按照能力规划能力范围内的致富路,发挥个人能力最大限度。对于缺乏志气,没有动力摆脱贫困的贫困户来说,让他们看到脱贫的希望是关键。在脱贫干部不懈努力下,脱贫取得显著的成效,贫困户真正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增收,通过这样的实例激发贫困户的斗志,让更多的贫困户加入脱贫致富的队伍中,重新焕发生活的斗志。

脱贫攻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实际情况复杂、问题多,等靠要情况普遍,特别是常年享受国家贫困补助的贫困地区,等靠要情况尤为普遍,惰性思维严重,扶贫干部必须要转变当地贫困户的思想,开拓他们的眼界,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彻底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为此,扶贫干部一定要做好这个引路人,想尽办法让贫困户意识到脱贫不仅是物质脱贫,还要精神脱贫,让“土疙瘩”摇身一变为“香饽饽”。

作者:张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