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实现精神升华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4-17 15:17:33

 为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当时年仅15岁的总书记随着知青队友,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他人生转折的起点。在那黄土高原贫瘠的土地上,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缺吃少用,甚至还要为烧柴发愁。对于一群“毛主席身边来的人”来说,这是体力上和生活上的磨炼,相比之下,当时的习总书记还要承受精神上的痛苦和压抑。然而总书记是怎样在困境中完成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呢?

原来,白天,他在淳朴的陕西老乡手把手的指导下,完成笨重的农活,回到窑洞,或许今天做饭的水还没着落,还得再次承受身体的磨炼,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总书记仍坚持挑灯夜读,当时可没有LED台灯,只有用墨水瓶做的简易的煤油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总书记没有消沉。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一待就是七年。在这七年时间内,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总书记带着亲身经历过的人间疾苦,离开了那片热土。如今总书记正解决中国亿万民众的疾苦。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奋斗在前线的干部,扎根于基层的第一书记,我想将他们比作新时代的“知青”。他们远离了城市的灯红酒绿,来到同样蚊叮虫咬的农村。条件同样艰苦,或许,在新时代,我们物质生活不会匮乏;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精神享受也能得到一定的满足。但是,不会像当时那样单一。

在这个物欲横行的年代里,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精神上的升华呢?

我认为,首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埋头苦干,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其次,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加强自身修养,以一颗公平的心,为民的心,去为老百姓服务。最后,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也。我们应当围绕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不断学习新政策,学习新本领,围绕脱贫攻坚,紧抓创业创新培育新动能。

总书记正是这样从一个迷茫的中学生成长为一个饱尝人生酸甜苦辣,却又胸怀为民谋福利的抱负的青年。当代,我们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基层干部,让我们静下心来,努力升华精神境界,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胡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