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挂牌、组建领导班子……全国两会结束之后,被外界称为中国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机构改革相关工作正紧密开展,新组建机构的一举一动也受到外界密切关注。
尽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出台仅月余,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移民管理局等新组建机构已陆续挂牌。作为近40年来最有远见和魄力的一次改革,确实在现有的“病根儿”上动刀子,彻底解“几顶大盖帽管不好一个大草帽”等窘境。改革的速度不可谓不快,力度不可谓不强,绝不是职能部门重新组合“搭积木”,而是执政能力的一次升级调整,意在释放改革的“化学效应”。
释放“行政提速”效应。相似职权分属不同部门,必然增加彼此协调联系的行政成本。以安全生产管理为例,虽有安监局为主管部门,但道路安全、建筑安全、质量安全却分别由交通、住建、质监等部门监管。出了问题,首先由主管部门统计,向本地安监局汇报,再作出处置办法,协调民政救援力量,由此带来的时间延迟、繁琐环节,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缓慢。组建应急管理部,将预防、监管、执法、救援职能集一身,真正推动行政效率提速,轻松运转。
释放“权责聚集”效应。解决部门之间职权交叉、职责“打架”,可有效避免“有利可图时大家抢着上,有责要担时大家躲着走”,出了问题相互推诿、踢“皮球”,都想撇开关系。部门重组之后,安全生产预防、监管、救援等环节,集中于应急管理部,涉农领域几乎都集中在农业农村部,责任真正压实到了部门,压到了人头,倒逼干部履职尽责,没有敷衍应付的余地,彻底为“九龙治水”现象画上句号。
释放“经费节俭”效应。部门设置得越多,机构越臃肿,人财物方面的投入也越多。将一些职能相似、相近、交叉多的部门进行组合,减少“袖珍部门”数量,对降低行政成本,无疑是立竿见影的。比如,国务院取消一个国土资源部,自上而下连带取消国土资源厅、市县国土资源局、乡镇国土资源所,对办公经费、接待、会议、公车等费用的节约,绝不是一个小数。
释放“惠民利民”效应。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吃得饱、穿得暖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吃得健康、过得安全,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放心水,则变成了新的向往和追求。此次机构改革的主要特点,就是突出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方向,组建生态环境部凸显对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视,组建农业农村部彰显振兴乡村的决心,实实在在要让人民得到更多满足,有更强的获得感,得到更多利益和实惠。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