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文章来源:中国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1-04 10:48:33

【科普小博士】

作者:禾豆

日前,美国利用谷歌人工智能新发现未知行星的消息,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应用的认知。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人工智能。关于人工智能的各种讨论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实际上,这些讨论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不管你愿不愿意,人工智能现在早已不是概念,它的时代已经来临,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国国内的人工智能技术,就已具备智能语音交互、图像/视频识别、交通预测、情感分析等技能。以国内互联网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它们都已经在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在国内外设立专家实验室,推动无人的自动驾驶、医疗以及自动识别方面的智能硬件。比如,阿里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覆盖了人脸检测、器官轮廓定位、人像美化、性别年龄识别等多个方向。

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二〇一七中国光谷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峰会,观众在展区与人工智能设备互动。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人工智能技术转化应用,推动创新的落地,已经在我国城市治理、交通调度、工业制造、健康医疗、司法等领域应用。比如杭州已经基于人工智能“城市大脑”打造出了城市数据大脑,在萧山区的部分路段智能调节红绿灯,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

无独有偶,广州市交警部门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路口车辆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输出对红绿灯时间的调整建议。试点结果显示,部分路段拥堵指数下降超25%。

在广州白云机场,基于人工智能开发算法用于调度1000多架飞机,可以将近机位乘客的比例从77%提高到94%,减少乘客再坐摆渡车的烦恼,临时机位的使用率减半,跑道冲突率从42%减少到5%。

人工智能已具备多项医疗能力,在患者虚拟助理、医学影像、精准医疗、药效挖掘、新药研发、健康管理等领域承担医生助手的角色。早在2016年,华大基因、阿里云和安徽医科大学在21小时47分12秒内完成了1000例人类全外显子组数据的分析。而40年前,人类若想对埃希氏大肠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需要1000年时间。

人工智能还有更多的故事:比如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将在全省105家法院全面上线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承担起“书记员”的角色。

在娱乐方面,人工智能成功预测哪个选手在歌手比赛中夺冠。就连外卖,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新的调度引擎,重新规划一轮最短配送路径。

在电商“双11”促销活动中,人工智能更是为消费者创建了数亿计的客户咨询页面,回答诸如“我的包裹在哪”等问题,甚至你逛网店时收到的购物券红包都有人工智能的身影。

从1997年计算机程序“深蓝”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高手加里·卡斯帕罗夫时,人工智能已经度过了最初萌芽阶段,目前正在迅速渗透进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

也许正如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报告中说,人工智能正在形成一种“人工智能效应”,它“总会将一种新技术带入人们的生活,而一旦人们习惯了这种技术,它便不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4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