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其实,类似问题春节后一直在我脑海萦绕: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3期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研修班,学什么?
入学的第一天,我给自己这样的解释:我要低到尘埃里,在延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悄悄地寻找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我要化为一滴水,在奔腾的延河之上,溯源8700万名党员的“灵魂家园”;我要做一枚安静的行者,踏访通往中国梦的基因谱和路线图……我想回到初心,回到举起右手那一刻的思考: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现在看来,这个答案感性有余,理性不足。但那确实是我最初的动因,大体的意思,我曾读给全组的同学听,落子无悔,继续照单全收。
接下来的30天,确乎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我们把时间的指针回拨到了1935—1948这特殊的十三年,我们发现了一个传说中的新奇世界,寝馈其中,如痴如醉。正如班长代锋在班级小结中所言——我们在宝塔山上重温入党誓词,在延河岸边感悟奋斗精神,到纪念馆缅怀先辈事迹,向四八烈士敬献崇敬哀思,全面认知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业绩,梳理从井冈山到延安、从延安到北京的脉络历史,遥想革命圣地当年的蓬勃激情和无穷魅力,思考“靠小米加步枪而得天下”的原因和真谛。面对延安这座巨大的思想宝库,我们目不暇接,心驰神往,尽可能地汲取养分和动力,领会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人生价值。
我们沿着刘志丹、习仲勋等革命家的奋斗足迹,赴照金、下马栏、驻南梁,穿越陕甘边,行程2600里,踏访根据地的山山水水,体验先辈在困难与失败面前的顽强、在诱惑与挫折面前的刚毅,感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真正在精神上补了一次钙,更加牢记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理想信念的胜利。
我们紧紧围绕“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终极课题,到边区政府旧址探寻“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现象,在张思德塑像旁感悟为人民服务的主张,实地走访梁家河,理性思考“耿飚之问”,从历史和现实的多个维度,加深理解党的宗旨,更加认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共产党人政治标准、党性标准和道德标准的有机统一。
我们深入思考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现实问题,走进杨家岭、枣园和王家坪,夜宿南泥湾,探访农家院,重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领会整风精神内涵,体会劳动的快乐和艰辛,领略领袖们的人格魅力,更加确信要把“实事求是”这个精髓、“艰苦奋斗”这个传统,作为我们立身立业的根基,永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
我感到了变化。一种由小我而家国情怀的变化,一种由掠影浮光而探骊得珠的变化,一种由蓬心蒿目而石赤不夺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沦浃肌髓,也催生了许多诗作。丁以绣同学就以长诗《理由》歌之——
啊,巍峨的延安宝塔
您高超碧落,视越千载
请告诉我——
疲惫不堪的叫花子
在13年打下江山的理由
刚强坚毅的热血青年
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理由
一呼百应的南洋华侨领袖
发出中国希望在延安的震耳发聩之声的理由
深孚众望的饱学之士
窑洞对出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理由
抛弃优渥生活的高鼻子黄头发的悬壶济世者
在非人的艰苦环境中奉献生命的理由
啊,静穆的延安宝塔
您俯视红尘,看惯秋风
请告诉我——
陕甘边烽火硝烟、70余次屡败屡战的理由
20岁的娃娃受爱戴、茹毛饮血不退缩的理由
我可爱的白灵支撑着列宁小学、为亲者坑埋的理由
人民英雄失去左膀右臂不内讧、见到祸害不躲避的理由
从权力核心走到了人生边缘的边缘、从不计个人得失的理由
啊,无语的延安宝塔
请开口说话吧,这些都是您亲眼见到的呀
在山沟里打转转,怎能写出百篇雄文
奏出风流人物看今朝的雄浑乐章呢
在塬梁峁沟川杖里,怎能供养百十万大军
创造火热的生活呢
在落后的农民里如何建设先进的无产阶级共产党呢
沿着共产国际的光辉大道怎敢怎会怎能另辟蹊径呢
…………
(和人大校友在陕北公学校部旧址前)
我大学读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其前身就是陕北公学。大学时,虽然也知道领袖们对人大学子的勉励——“当在人民困难的时候,你们在吃着人民的小米……你们如不能很好地去为人民服务,那就不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但体味并不深刻。此次延安学习,我在陕北公学寻到了根,在山寨窑洞找到了源,可以回答那振聋发聩的三问了:
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之问——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
中国革命的生死之问——陕甘边,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根据地,为什么会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为什么会成为八路军北上抗日的出发点?
党群关系的耿飚之问——如果再遇到危急关头,人民群众会不会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舍生忘死来保护我们的党员干部?
人民!一切以人民为依归!一切为了人民!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这绝非文辞之超超玄着,而是历史的科学总结,规律的深刻体认。
道不远人。美国记者斯蒂尔曾感慨:“真的,我要是在延安住上十一天,那我一定也将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去过延安,人生的确会因此而不同。在历史的发生地体验和认知历史,在理论的原创地学习和重温理论,在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感悟和领会延安精神,用历史审视现在,让历史启迪未来……何止精神为之一振,天地也随之无比开阔。曾经,“是延安人民用小米哺育了我们,没有延安就没有新中国”;如今,是延安精神再度滋养了我们,给了我们最生动的集体记忆、极其强大的精神动力。虽明知不可胜书,我仍把这30天的所学、所思、所感、所言,写进了这本《延安笔记》。因为全部是急就章,未及斟酌,可能会有不少错谬;又因自己才蔽识浅,难免牖中窥日,以锥刺地。要说明的是,除个别字词外,我没有作什么修改,不是敝帚自珍,只为真实地呈现,“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吧。
如果您邂逅了这本书,如果您还能生发一句感慨——“世界那么大,一定要去延安”,我愿足矣。
再说似乎就是多余的话了。
2015年6月12日于延安
编后记:
李宜航,1974年12月生,河南民权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现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羊城晚报社副社长。带队采访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年全国“两会”等重大时政会议;组织策划了“羊城新八景评选”、“垃圾分类 新快样本”、“广州申亚”等系列报道;出版《新闻头条》、《风云广东》等著作。先后二十余次荣获“广东新闻奖”、“中国新闻奖”等奖项,被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广东新闻界最高奖“金枪奖”、广州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2015年5月13日到6月12日,李宜航和其他47位“似乎并不太年轻的年轻干部”从五湖四海齐聚革命圣地延安,开始了30天的学习生活。从第一天报到在大门口拍照,到最后一天的结业式和总结,李宜航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勤奋笔耕,每天坚持记日记,而且其中大部分都细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30天的学习生活,凝聚为75篇活生生的文字,加上这篇自序,76篇,245页,厚厚一本,沉甸甸的。
对于我这样的普通群众来说,革命圣地延安,党的历史和建设,略显遥远,但是作为一名普通读者,翻开这本《延安笔记 寻找精神密码》,很快就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李宜航的文字和他说话风格一样,幽默平实,每篇日记都很有料,所见所闻所行所想,收录若干诗作,课程穿插史料,图文并茂,读来甚是有趣。作者本人在最后的鸣谢中谦逊地表示,这本书的写作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热情鼓励和无私帮助,其中所有新知识都来源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和所有的授课老师,“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才是本书真正的作者,而我不过是个未必称职的记录者罢了。”
这本有温度的书成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开办十年来第一本由学员边学习边写作同步完成的书稿,在学院教职员工中引起很大反响。目前该书已被该院图书馆收藏,并出于鼓励学风的考虑,配备在每个学员的房间中。我想,它之所以倍受认可,可能是引发了某种意识深处的共鸣吧。
出发已久,前路漫漫,我们需要时不时提醒自己,我是谁,从哪儿来,要到哪里去。不忘初心,人生因此而不同。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