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四条道路拟以文房四宝命名,其中三条是早已建成通车的主干道,宣城市民政局近日发布的一则公示引起较大争议。有市民认为将两条以古城门的名字命名的道路改名,会淡化宣城的历史记忆。也有市民认为改名应该提早征求市民意见。(5月29日《新安晚报》)
安徽宣城,是徽州文化的核心区之一,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自宋代以来,人们只要提到“文房四宝”就很难绕开宣城。因为这里生产的宣纸、宣笔、徽墨、宣砚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时至今日,文房四宝仍然是宣城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宣城现有文房四宝各类企业620家,年产宣纸900吨、书画纸8500余吨,宣笔825万支、徽墨约440吨、宣砚2.6万方,年销售额超过16亿元;拥有国家级文房四宝非遗传承人4人、省级10人。换言之,不管是从发展文房四宝产业角度说,还是从文化传承角度讲,宣城以文房四宝命名城市道路,这本身都无不可。
再者,在法治社会,不管是城市道路的命名,还是更名,前提都必须是符合法律法规,不能违法违规更名。从法律角度说,宣城以文房四宝命名城市道路其实并不违法。
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及《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的规定,地名的命名、更名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反映当地人文或自然地理特征。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宣城以文房四宝命名城市道路,反映了当地的人文特征,符合城市道路命名规定。
但是,地名,不仅关系到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而且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这决定了地名不要轻易更名,更不能随意更名。地名更名一定要慎重,动辄更名地名实质上的对地名的瞎折腾。从方便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和节省城市道路命名的公共开支角度说,宣城以文房四宝命名城市道路用于新修建的道路更好更合适一些,不宜用于现有的城市主干道更名。
一方面,宣城现有的城市主干道命名本身符合宣城的文化历史传承。据了解,宣城主干道薰化路、宝城路都是古城明清时期古城门的名字,具有历史记忆。将以古城门命名的城市道路,更名为文房四宝,无疑是记住了新的历史记忆,忘记了旧的历史记忆。另一方面,城市道路名字由于使用时间久远,在人们的脑中已经形成了较强的记忆,一旦更名,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人们的出行尤其是老人、外地人问路出行带来不便。更何况,城市道路只要更名,地名标志牌、路牌、城市交通指示牌等统统需要更换重新制作,这将需要耗费一笔公共财政资金,实在是财政资金的一种不必要的浪费。
总之,宣城为了发展文房四宝产业,传承文房四宝记忆,不妨将文房四宝用于新开发的主要道路命名,而不是将现有的城市主干道更名为文房四宝命名。
何勇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