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既要勇担当 更要善作为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5-29 08:52: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党的十九大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目的就是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勇担当、善作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意见》坚持把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摆在首位,并鲜明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好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具体表现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其中“敢于担当”具体体现为“五个面对,五个敢于”:面对大是大非应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应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应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应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应敢于斗争,并明确提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牢记使命感是一种“担当”,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有责任与使命感,对自己工作负责,主动做事、多做事、做好事,不要担心多做就会多出错,要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深刻剖析,找准出错根源,清醒反思、总结得失、形成经验;增强自觉性也是一种“担当”,自觉性就是要主动去作为、去担当、去工作,要准确认知自身职责,自发自愿地去落实,不缺位、不越位,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与本分,这是做人最为基本的人格。永不言败的精气神更是一种“担当”,党员干部要以焦裕禄“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拼劲儿、谷文昌“不救民于苦难,共产党人来干啥”的韧劲儿、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的憨劲儿、李保国“太行新愚公精神”的恒劲儿、张广秀“扎根农村,无私奉献,真真切切为老百姓答疑惑、解难题、办实事”的干劲儿瞅准目标百折不回往前冲,爬坡上坎、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赢得工作中的胜利。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就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但基层工作的纷繁复杂性要求我们不仅要抓落实,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工作中既要勇于担当,也要主动作为,更要善于作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扬鞭奋蹄,既要遵循规律,还要敢于开拓、善于创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守旧就是落后,“守摊子”就是“丢阵地”,守着“金饭碗”却不作为就是不负责任。善作为就是要打破过期的思维定式和过时的条条框框,建立和完善新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就是要持之以恒强化学习,自我超越,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抓实抓好每一项工作;就是要对一些被“捂着、盖着”的问题,主动揭开盖子,动真碰硬、真抓实干;就是要对发展中的疑难问题,要见微知著,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就是要对发展中不合时宜的方向、思路、流程和措施要及时纠偏、完善;就是要坚持目标导向,主动对标先进,咬定目标不松劲,切实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

  新时代呼唤的勇担当善作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不让工作和事业耽误在自己的手中。党员干部谋事干事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规律,工作中要以硬的作风、严的标准、实的措施,做到科学决策、做事靠谱,谋事有基、成事有道。那种不问青红皂白、不管山高水低,一拍脑门、二拍胸脯,甚至搞虚假政绩的“胡担当”“乱担当”,不仅污染社会清风正气,也将贻误事业发展。新时代的善作为要求党员干部要有“以天下为公、以人民为念、为人民担责”的群众情怀,要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对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工作,要带着感情去做深、做实、做细,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解难题,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都贴近实际、符合民意、惠及群众,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党员干部无论修身用权律己,还是谋事创业做人,只要有肝胆、勇担当,有韧劲、不懈怠,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多积尺寸之功,把点滴力量汇聚成洪荒之力,就一定能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蒋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