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19日,海口两级法院开展第二次集中行动,共执行案件129件,执结29件,和解20件,执行到位金额9173.61万元,其中拘留失信被执行人5人,多名老赖迫于压力急忙履行法律责任偿还债务。(5月21日 中国新闻网)
在法治国家,法院生效裁判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必须得到执行。但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执行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法院和当事人,甚至有人称法院裁判文书不过是“司法白条”、“一纸空文”。为了回应群众的呼声,为了彰显党中央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决心,十八大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一直在不断探索、实践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方法。全国各级都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攻克顽瘴痼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年3月29日,全国法院决胜“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动员部署会召开,提出坚决如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仗。这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之年。要想摘取最终的旗帜,就必须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重拳出击,方能让“老赖”们避无可避,逃无可逃。
严查严办,让“老赖”无处藏身。首先在立案、审判等环节,各级法院就要防患于未然,要全面、及时地收集有利于执行的各种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执行不能的风险。其次,充分利用已有的查、冻、扣等功能一体化的综合平台,及时查找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适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坚持严查严办,绝不姑息。最后,还要加强执行案件公开平台建设,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公布执行工作信息,同时答复当事人的询问和建议。
限制到底,让“老赖”寸步难行。首先,对于“死皮赖脸”的是失信人,执法部门要毫不留情地将其列入“黑名单”,限制其经济活动,禁止高消费,禁任企业高管,禁乘飞机、火车卧铺等。同时,还要巧妙借用舆论的压力。要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对失信人员进行曝光,还可以同当地媒体密切合作,在电台、电视台,以及人流聚集的闹市区、公交车、机场、火车站等地“晒”出“老赖”们的相关信息,以高压态势迫使其履行法定义务,加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
追责问责,让“老赖”心存畏惧。虽然执法过程当以教育引导为主,但遇到抗拒、规避执行行为较严重的“资深老赖”,执法机关也要敢于“亮剑”,要果断以刑事手段推进、保障执行工作,对其可采取司法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依法追究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扎牢法律的笼子,对“老赖”们形成震慑,才能让他们心存畏惧,让他们无所遁形。
要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胜仗,就必须要我们各级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创新工作方式,加强执法力度。多措并举,重拳破局,才能根治“老赖”这一顽疾,才能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作者:蔡光铣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