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决定着美丽乡村能否顺利实现。同时,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的污染防治,也是农村治理的题中之义。《经济参考报》记者不久前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采访发现,由于缺少资金支持,缺乏垃圾清理机制,垃圾围困乡村的现象层出不穷,群众苦不堪言,乡村振兴之路亟须解决垃圾“挡道”难题。(5月14日经济参考报)
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擘画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也是居住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然而宁城县几十个乡村却长期被垃圾围困,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各种生产生活垃圾随处堆放,不仅占用村中道路,还堆放在河流沟渠等地污染水源,严重影响了老百姓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18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必须解决垃圾围村这个“拦路虎”。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合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其中推动农村垃圾治理正是其重点任务之一。各级党委政府应当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学习领会《行动方案》的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建立合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加大对垃圾站(厂)的资金政策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提高垃圾处理能力。转变思想观念,不能只顾城镇发展,把垃圾一股脑地往农村地区转运,要把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一起抓一起干,坚决杜绝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
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垃圾治理从身边做起。垃圾围村的另一原因在于垃圾产生的速度远大于消耗处理的速度,因此还需要从减少垃圾源的角度来治理农村垃圾,这就需要发挥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村委会的力量,对村民加强宣传教育,建立乡约村规,减少垃圾的产生,杜绝垃圾乱扔乱倒等不良习惯。
加大技术投入,促进垃圾治理科学无害化。由于长期的垃圾围村,传统的垃圾治理手段已不能解决当前的困局,不能采用焚烧掩埋等方式处理,因此必须加大技术投入,创新垃圾治理处理手段,加快垃圾治理处理速度,科学无害地解决老百姓们的心头大患。
作者:李在春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