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管、不能管”,并非小事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5-08 09:31:31

  罚站不敢罚久,批评不敢说重,只要家长一来闹,学校多半处于弱势,接着老师被要求写检讨、扣工资。这是半月谈记者日前在江苏、山东、江西等地采访的数十位中小学教师的普遍反映。(5月7日 半月谈网)

  师者,传道、授业、教惑也。教育学生乃教师神圣职责,为严明纪律,助其成长,老师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义正严词,进行严厉训斥;或令违纪学生,站在教室后边,面壁思过,冷静反思,以儆效尤;或挥舞“戒尺”,让其知晓纪律无情,切肤之痛,让其体会“犯错”需受到惩罚,从而稳步树立敬畏“规则意识”。

  不知从何时起,教师惩罚学生,成了“违规之举”,从而捆住了教师教育学生的手脚;师生之间发生冲突,面对家长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为息事宁人,相关部门总是将板子打在教师身上,当事老师要么扣发绩效工资,要么降等降级。

  教师的“不敢管、不能管”,让师者“斯文扫地”,教育“蒙羞”,师生关系扭曲,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难得保证,导致了学生“规矩意识”缺乏,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表面看来,是在“爱”学生,其实是在“爱”,旗帜下,伤害着学生末来。

  孩子成长过程,犹如一棵树,既需阳光、雨露,更需有人为之修枝剪权,唯有如此,方能长成参天大树;人之成长,离不开教育,如果教师总是“绑住教师手脚”,对学生违纪行为听之任之,将助长其“任性”行为,让其逐步偏离正常的人生轨迹。

  教育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需学习做人道理,学会遵守社会规则,让“规则意识”在幼小心灵扎根;教育过程,本是集体活动,本身就需要纪律、规则来保证其正常进行,单纯的说教,如果没有相应的“惩戒”作支撑,说教也就会毫无意义了。

  不严管也就意味着无厚爱。当前,“规则意识缺乏”,是中小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校园欺凌屡禁不止,末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诸如此类问题,与教师惩惩戒权悄然流失,有着直接关系。

  当今世界,国与国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则来自教育;何为人才?不仅要拥有科技知识,懂得创新,更需遵守社会规则,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意识,学会合作与人友善相处,需有顽强意力,自觉抗拒困难、挫折。

  没有“惩戒”教育,显然是不完整的教育,难以肩负为国育才,促进国家、民族长足发展之历史重任,更不利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其危害显是隐性的,由此带来的恶果却是不容忽视,理当引起高度关注。

  迈步新时代的中国,需要有大批人才来引领,也需亿万合格公民,来坚守不同岗位,诚实劳动,遵纪守法,顽强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巨轮,才能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不敢管、不能管”,折射出了当前教育之痛与师者之无奈,受伤害的不仅是教师,还有众多学生与国家、民族之末来,不是小事,急盼政府、社会、家长冷静反思,高度关注。(尚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