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达公路警示:监督不能打折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4-13 09:29:09

 410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折达公路质量问题调查及整改工作进展情况。(人民网,2018410日)

折达公路整改过程中施工方、业主方、管理方层层不负责任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今,甘肃省委省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在整改公路质量问题的同时,开展作风整顿。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地前进。

我们要对此事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若不是央视媒体曝光,估计折达公路问题依然无人问津,风险隐患依然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安全。试问,央视媒体能发现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相关管理部门没能及时发现?笔者认为是因为我们的监督不够到位,没能及时发现问题,所以才会有媒体曝光后相关部门被动解决问题的尴尬局面。这就提醒我们,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职能,已经迫在眉睫。

首先,监督要实现全覆盖。此事件中,省公路管理局对整改项目不检查不督促,没有跟踪催问整改落实情况,是导致折达公路事件的一大原因。省公路管理局是公路整改项目的上级监管单位,在它履职不到位的时候,却无人监管,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像这样的监管者缺乏被监督,极易滋生不作为、懒作为等作风问题。必须以上级监督、同级监督、下级监督等形式实现层层覆盖,环环相扣的无死角监督机制体制,形成层层压力,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运行。

其次,监督要实地走访。从折大公路事件中不难发现,一个项目落实与否,不能只看文件材料。单看文件,我们判定公路问题已经整改完成,可是,当实地走访的时候,却发现隧道内裂痕依旧在“挑衅”。只要一问周边的居民,就会知道公路都没封过,怎又会整改完成了呢?只要去实地走访,就可以发现整改没有落实的种种证据——走访是做好监督的必要途径。同时,要让走访发挥实效,发现问题,还要去掉走访的迎来送往,省去会议汇报等无关内容,取而代之的应是轻车简从,直赴现场,直击问题。

再次,监督要依靠群众。群众人数多,分布广,是最容易发现问题的群体。借用广大群众的慧眼,可以对党员干部的工作进行实时监督。一方面,要实行党务政务公开,让群众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工作;另一方面,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当群众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的把问题反馈到相关部门。众人拾柴火焰高,依靠群众,凝聚群众的智慧才能更快更好的开展工作。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及时反馈处理意见,做到有始有终,才能实现群众监督与高效工作的良性循环。

犯错并不可怕,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折达公路事件给了我们一个警示,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可是,干没干,还要靠监督来判断——抓好监督即是对折达公路事件的一种弥补。

作者: 包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