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君)
清明假期,再读习近平总书记《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深深被他的人民情怀所感动。“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这是多么朴实的话语。作为一名人民公仆,只有坚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人民信任和认可。
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古时之人尚把“爱民如子、视民如伤”视为为官从政的本色,何况今天的党员干部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永葆人民情怀,“在其位,谋其政”,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充分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和反映的问题,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每一名公职人员,不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担任什么职务,都应以民为本,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特别是我们的党员干部更要率先垂范,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建立和保持一种亲密的“鱼水”关系。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的群众工作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人民公仆为民本色。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然而当前,有些党员干部身上确实少了些危机感,多了些优越感,与老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这些都是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不够准确的问题。“党的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党员干部必须时刻都要心中装着群众,真正地走到群众中间,和他们聊天谈心,这样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才能够真正从群众哪里汲取养分、获得力量、找到依靠,才能团结和带领全体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往无前。
最后,笔者想说:“干部本色在为民”。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才能成为廖俊波、钟扬、杨汉军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