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过,正是大多数人睡觉的阶段,而钟扬却已经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给那里的民族干部做“干部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培养”报告的路上,但不幸的是,他乘坐的小面包车发生车祸,永远和这个世界道了别。人生的长度没有人能够决定,但钟扬用他一生的经历、人生感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人生应有的宽度、高度与厚度。
一个人的宽度不同,一个人的胸襟胸怀也不同。生命的宽度应如路面,展现我们的价值。钟扬说,人这一辈子,不在乎发了多少论文,拿了多少奖项,留下来的是故事。就比如有一次外出采样,钟老师说去阿里,他的学生都质疑,阿里太高、太苦,而且物种较少,辛苦一天也只能采几个样本,别人都不愿意去。如果去物种丰富的藏东南,条件好一些,而且很快就能完成采样数量,但他却说,“正因为别人都不愿意去,我们必须去!阿里地区肯定还有未被发掘的特有植物,可能对国家有着重要价值。”他那不畏困难、坚强刚毅、只一心想为国家做点贡献的精神一直鼓励着学生们。他始终坚信,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一个人的厚度不同,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也不同。生命的厚度应如桥墩,是生活的基础。钟扬说,人活在世上就要做事,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为社会做事,为时代做事,就是最大的意义。33岁就已经是副局级,却毅然放弃所有的职级待遇,做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他始终认为,干事比名分重要。他从不考虑眼前利益,头脑里想的就是我能为单位、国家做点什么。任何一个物种的样本不能超过5个群体,每个样本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50公里,濒危物种样本一般需要500粒,每一种植物的样本数量要达到5000粒。5、50、500、5000这些数字都能够体现出钟扬在援藏的16年间走过多少路,穿破多少鞋,受过多少苦,他用他对生物学的态度,用他的足迹在西藏的土地上画上美丽的色彩。
一个人的高度不同,看事情的角度,深度也不同。生命的高度应如桥下的汹涌洪流,积蓄我们的能量。他还说,人生没有绝对,不必等到临终才来回首自己的人生,只要把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都干了,就不负你的人生。他是中组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将高原生态学的人才梯队真正带起来,将学科建设带到一个新的高度。2010年藏大理工医学科没有一个硕士点,更没有博士点。但钟扬却带着藏大,突破了一个又一个。西藏大学植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批准,西藏大学生态学博士点获得批准,这一个又一个的成绩让整个藏大熠熠生辉。
钟扬,新时代的楷模。我们将会带着他播在我们心中的“种子”,努力成长,不求回报,甘于奉献,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何雨雯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