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九鼎投资(600053.sh)的PE业务成功登陆二级市场,开创中国金融市场的先河,随之而来的羡慕、钦佩、嫉妒之声也不绝于耳,不过,各界在聚焦其私募上市的光环同时,深度分析九鼎投资业务模式的文章却寥寥无几。
九鼎投资的半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其管理的股权基金累计实缴本金规模330.28 亿元;累计投资规模为294.62亿元;累计完全退出项目的本金为59.07亿元(收回金额为182.27亿元,综合IRR为36.17%);已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但尚未完全退出的项目投资本金为76.61亿元(最新的三季报中,已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但尚未完全退出的本金已经更新为80.57亿,对应项目为94个)。
也就是说,九鼎这个“加工企业”的企业里,已经卖出了不少产品,“货物”原材料成本是59.07亿,加工之后的售价是182.2亿,每年增值了36.7%;还有25件货物已经上市,成本是20-30亿元,但已经可以按售价130多亿出售,且存货很充足,今后两年的利润应该会有保证。
当然也还有190亿货物没上市,这些应该是最近几年的新增投资,它们的价值将决定了九鼎3-5年后的利润情况。其实这也反映了股权投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回报周期长,流动性较差。以九鼎投资今年上半年过会的10家企业为例,参股以上企业的时间普遍在2012年左右,虽然回报可能高达10倍,但却要坚定持股5年,可见股权投资的确是个考验耐心和信任的事业。
除了过往投资业绩,本次简报也公布了九鼎投资今年三个季度的新增投资额度,为24.56亿元。按照这个比例折算,九鼎投资全年投资额约为30多亿。九鼎投资成立10年,共投资300多亿,今年新增30亿,虽说达到了平均水平,但增长不多。
其实,即使只投资30亿,只要九鼎能够保证之前的收益水平,哪怕只实现5倍回报,5年后应该也有百亿浮盈,20多亿管理报酬入账,依然可以说业绩出众。但作为一家触觉敏感的市场机构,其业务背后所反映出的中国实体经济状况,更加值得关注。
分析其盈利模式,我们会发现,九鼎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PE机构的投资周期在5年以上,通常经历整体与细分行业的起伏波动。九鼎这样的大型机构,投资组合覆盖消费、服务、医药、制造、金融等多个行业,就是中国经济过去10年的一个缩影。
过往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经历过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对应的PE投资就是选择高成长行业和企业的成长性投资模式。后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实体企业要继续成长就必须要增加对外融资,尤其是股权性的资本,这时候国家又通过开设创业板等加快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获得了发行股票融资的机会,对应的PE投资就是Pre-IPO的模式。这两年来九鼎所投企业大量上市,实际上是就是代表着5-6年前中国实体经济的状况。
据一些媒体的报道,九鼎在投资规模快速扩张时,年投资规模近百亿,这个数字是否真实还有待考证,但确实解决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一批企业的融资问题。而且由于已投企业迅速增长和国内二级市场的高溢价,九鼎们的投资回报也非常丰厚。
不过,从今年的投资规模看,曾经快速扩张的九鼎投资已经越发趋于理性,显然,伴随着中国实体经济的转型,PE机构的转型也在悄悄发生。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