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荪愚:别让不良作风成为扶贫“绊脚石”

文章来源:牡丹晚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2-20 09:36:12

近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决定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在全国范围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1219日中国新闻网)

盘点扶贫领域的不良作风,形式主义首当其冲。有的地方在扶贫过程中,热衷搞“亮点工程”“花架子项目”,在交通方便的道路边选择一个扶贫点,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打造,作为扶贫的政绩,而对其他的贫困群众帮扶力度就明显偏弱;还有的地方在考核中走形式,把主要精力花在资料检查上,安排频繁的检查次数,令帮扶的干部整天忙于填表准备资料,根本没有时间到脱贫一线去战斗。

形式主义非腐败,但危害并不亚于腐败。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面临着重重困难需要克服,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手把手扶持,来不得半点偷工减料。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危害有多严重,基层干部深受其害,最有发言权,群众看在眼里,也十分不满。

据媒体报道,内蒙古一地区,半年迎检了5次,几乎达到每月一次,相关资料的准备,抽调人员进行交叉检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再加上每次近20万的接待费,让基层干部不断吐槽。

形式主义害死人,这股歪风必须要刹下去。近期,中央出台了《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既是在作相关安排,也是在给某些地方的形式主义扶贫敲“警钟”,如果还不及时回头,等待的必然是狠招、重拳,承担被问责的风险。

    当然,形式主义的产生,绝非扶贫领域的特有现象,在其他工作中,也不难看到其“身影”。也就是说,刹住形式主义歪风,不能局限于扶贫领域,而是要对干部的作风进行纠正洗礼,来一次“大扫除”,把作风上的污垢袪除,清清爽爽做人,老老实实干扶贫工作,不让形式主义在扶贫领域兴风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