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与我们一起共托明天的太阳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5-25 09:28:54

教师和家长本应都是最希望孩子的将来能成为更好、更幸福的人,但为什么在具体的情况下,家长和教师常常并不同步?

  读2018.09《人民教育》“观点·人民谈”中《家长,请与我们并肩努力》一文,再联想到网络上经常热炒的“教师遭遇学生如厕事件”,以及最近热议的“严春风女儿事件”,作为一名二十多年的教育人,有时在教育学生成长的漫长过程中,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为什么呢?

  我认为:一是社会信息时代发展的速度太快,远远超出我们教育的步伐;二是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值太高,至于让教师力不从心的进行追赶;三是个别家长与学校教育目标达成度不一。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也不可能向工业产品那生产出整齐划一的产品。面对着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以及参差不齐的个性差异,如何将每一位学生教育好,这就更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参与。其实,地球人都知道,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的影响力或许远远超过我们学校的教育。一个有着良好习惯的家庭,其孩子的品性也非常好,当然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也一定不会差。相反,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问题”的家庭,因为孩子就是我们家庭或家长的一个缩影。因此,为了你们的子女,我们的学生,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请家长们从以下方面提高认识:

  首先,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镜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孩子的言谈举止反映的正是家长的形象。伟大的父母正是用自己的人格来教育孩子的,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成长的航标,每天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引导着孩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社会公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家长们应该在“家校课堂”、“我们开课啦”中去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孩子的理念,陪伴孩子的成长,静待花开还需默默耕耘。优质的家庭教育,不是优在“说”,而是优在“做”。家长优良的人格感染和习惯影响,这是家庭教育的上乘境界。

  其次,理解、友善地对待教育,对待教师的教育行为。

  老师与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路上影响最大的两个群体,本有着相同的责任与使命——让孩子成才。其实老师和家长是可以团结与协作起来的,也只有让家校和谐,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教育是慢工活儿,是越长久越能见效的活儿,能给予教育更多的理解是教师们最盼望的。关于教育,家长如果不能和老师并肩同行,还能相信谁呢?校园磕碰,人之常情,那是孩子在成长;老师疏忽,在所难免,老师已经尽力!作为父母,你是否有过因为孩子在学校磕碰而火冒三丈的经历呢?你应该了解,自己照顾一个孩子已是含辛茹苦,学校老师手下四五十个孩子确实不易!抛开老师这一头衔,她们有的刚从爸妈的怀抱中走出来,有着教育孩子的热枕,也有稚气未脱的经验不足。而且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盯着你的孩子照顾。老师也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帮你的孩子打点得井井有条!这时就需要家长理性、友善地对待教师的教育行为,不要动不动就责备教师,动不动就要老师下课,让学校和老师陷入尴尬两难的境地。

  再次,与学校和老师联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孩子上学后,每个家长都很在意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特别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但是教师很难像家长一样对待每个孩子——不是由于责任心的缘故,而是由于角色不同,关注的方式也不同。当孩子没有受到特殊关注而产生失落感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做好“补台”的工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心平气和地与老师进行沟通。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各有各的花期,最美的绽放将在我们满心地欣赏与期待中不期而至。孩子的成长不需要家长的责备和巴掌,不需要老师的歧视和教鞭。愿家长和教师携起手来,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学习勤奋、品德优良、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志存高远、阳光快乐的人!(作者:陈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