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金兰的柳琴戏人生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5-21 09:37:36

 柳琴词曲迷人醉,

当数金兰美唱腔;

戏剧名家成大器,

  不忘花园是家乡”。

    -----题记

 

柳琴悠悠,余音绕梁,花腔乡韵,让她红遍鲁南苏北;

舞台之上,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任她演绎悲喜人生。

让我们一同走进老一辈著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金兰老人的戏剧世界,感受她与柳琴戏的一世情缘和非凡人生。

张金兰老人,1928年出生于美丽的白马河畔——花园乡捷庄村。6岁学艺,8岁登台演出,19岁时就灵活掌握了柳琴戏的传统剧目,担当剧中的主要角色,在郯城、新沂、徐州一带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53年应邀参加临沂柳琴剧团,1959年担任剧团业务团长。从此与柳琴戏结下一生情缘。

张金兰擅长青衣兼演花旦,她嗓音清甜圆润,唱腔刚柔相济,真假声结合的巧妙自如,令人听后为之动容。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众多人物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特点。她花腔多变、婉转动听、字正腔圆、通俗易懂的演唱风格,不仅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且让她在柳琴戏的艺术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954年,在山东省首届戏曲观摩大会上,她凭借《闹书房》一剧荣获演员一等奖,1956年在山东省戏曲观摩会演中,以《休丁香》中的出色表演,荣获演员一等奖,获得金质奖章一枚。1960年,上海唱片社专题为张金兰灌制了《王三姐剜菜》、《王二英思夫》、《丝鸾记》、《父女顶嘴》、《状元打更》、《喝面叶》、《秦香莲》、《三击掌》等脍炙人口的唱片。

从此被人们誉为“拉魂腔”的柳琴戏更加深深地根植于鲁南大地,也奠定了后来张金兰柳琴戏代表人的地位。“看戏不见张金兰,白花二角钱”的佳话至今在鲁南苏北一带仍广为流传。

2006年,柳琴戏作为地方剧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张金兰老人以对柳琴戏的突出贡献和杰出成就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柳琴新秀倍增新,全仗金兰领路人;身体力行亲示范,梨园泰斗献丹心。”

张金兰退休后,仍时刻关心柳琴戏事业的发展,努力做好传承保护工作。经常对青年演员言传身教,进行唱腔和身段表演的指导,组织参与了多期柳琴戏学员班的教学,对艺术学校柳琴科的学员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一些县区进行京剧转柳琴的剧种转换,为鲁南地区培养了一批柳琴戏艺术人才。同时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演出活动,参加广播电视等专题节目,为柳琴戏的传承保护东奔西走,大声疾呼。

作为柳琴戏的重要发源地,张金兰老人的出生地——花园乡已经扛起了传承和弘扬柳琴戏文化发展的大旗,建设了柳琴戏陈列馆和以她名字命名的“金兰剧场”,并广泛开展送戏下乡和柳琴戏培训进校园等活动。

已是90岁高龄的张金兰老人情系柳琴,心系家乡。看到政府为传承和弘扬柳琴戏文化所做的努力以及家乡人民对柳琴戏的热爱,她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她不仅把自己多年演出的戏服和部分珍贵文物捐赠给家乡的柳琴戏陈列馆。而且对柳琴戏今后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她常常满怀深情的说:“家乡是我的根,柳琴戏是我的魂啊,柳琴戏作为地方剧种,起源于我的家乡,但她根植于中华沃土,必将发展成为我国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人生如戏,戏剧人生。张金兰老人一生演绎悲欢离合、尝尽酸甜苦辣,依然那么豁达和自信。虽然已是鲐背之年,心中割舍不下的还是对柳琴戏的无限热爱和美好期待。

王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