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下发通知,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本来这样的举措是非常有必要的——规范教材发展,让义务阶段教育核心内容更加符合需求,更能充分发挥“文化初乳”的作用,然而不知从何处冒头的言论让我看了甚是震惊。
言论里指出“之所以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是因为之前的语文、历史、政治等教材出现重大问题,包括崇洋媚外、造谣杜撰、严重西化等问题,没有能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甚至背道而驰,逆向而行。这些重大问题难以解决,必须由国家成立高级别机构,统筹全国教材工作。”“拿来主义”由来已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发展之长久因素。中学西学争斗了数百年,而如此惊心的言论,难道是要唤醒教材领域内,姓资姓社的“口诛笔伐”吗?不知笔者出于何种心态?
这里,作为家长、师范生、曾经的中学教师、基础教育立法关注者,我也来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义务教育的法律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从法律上说,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公益性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适用义务教育法的大陆地区,义务教育当然姓社,不姓资,没有任何争议的地方。
问题的关键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核心内容的教材,作为中小学生“文化初乳”的教材,其文化配方应当如何调制?原生态本土养料和西方素材应当如何区分与取舍?
教材工作的核心:材与裁
曾几何时,鲁迅先生大声疾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时,对于西方文明,鲁迅先生主张“拿来 主义”,去粗取精,洋为中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改革开放提出要求:文明没有国界,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在教育领域,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于是,改革开放后,我们的中小学教材中,开始有了洋面孔、洋文章。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西方文明纷繁复杂。如何精选素材、炼制配方?如何选材与剪裁?这是教材编制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教材的历史感和时代性:守真、向善、寻美
一首歌里唱: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这说明,文明是传承的,文化是难以割裂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思想路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讲事实,是摆道理的前提。体现在司法活动中,就是要注重证据,以事实为根据。反映在历史探寻中,文物的作用就是起历史证据的作用。因此,教材的历史责任感,核心体现就是一个“真”字,守真,应当是教材内容的基础。从对教材内容的现有质疑看,质疑点主要集中在教材内容的真实性上。
性善或性恶,是古今中外争论最多的哲学问题。但向善的目标,人们少有质疑。善,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善”的内涵的时代总结,应当成为发掘向善教材内容的源泉。
世事何其多,立言亦磅礴。教材应当是文明结晶的再度提炼,守真向善,还可精益求精,寻美之路,是教材编制者不应绕开的艰辛之路。
东方与西方,争鸣与共鸣
历史上的强汉与盛唐,是个文化输出为主的时代,异域异邦的文化,国人顺手拈来,少有关注其文化副作用。即使蒙满当朝,统治者易水草为宫庭,中原汉文化风采依然,中华文明更加多彩,美其名曰,民族融合。回头看来,华夏文明一路走来,根正苗红,海纳百川,当属文化自信。套句时髦话,就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西学”,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政治概念。“中学”与“西学”的本末之争、体用之争,由来以久。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以后,“西方”成为了姓资姓社争论的代名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了发展共识,姓资姓社争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洪流中被暂时搁置。
国家教材委员会的成立,是教材领域内姓资姓社问题争论的重启吗?
但愿不是。尽管,有一些担心者,以一些论据,在一些广为流传的文章里,将教材内容中的一些问题上升到了“和平演变”的高度。
也不应当是。因为,肤色不能代表西方,有误不能代表方向,姓资姓社向任何一边倒的结果只会束缚思想。
争鸣之下,期望真善美能够成为人们的共鸣,教材委员会能够调配出健康、纯净而营养的文化初乳,强健国人,滋养国力,造福世界。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