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在专题研究“走基层”和“双联”工作时强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一线落地落实。这一观点与近日人民日报刊载名为《做基层熔炉里的“特种钢”》一文的观点不谋而合。两者都强调做好基层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且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同是基层工作者的我,受益匪浅。
“树茂靠根基,国运看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就看基层干部。基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包括基层干部在内的各级干部的能力,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如何,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基层干部作为联系群众的第一线,肩负着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责。与其讲我们基层干部是为群众“打工”,倒不如说我们是群众的“管家”来的更为形象。
管家是一个家庭中的管理人员,负责整个家中的事务,工作目标是让雇主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我们基层干部作为全镇百姓群众的“管家”,不仅要负责让全镇群众吃得饱、穿得暖,还要努力让我们的“雇主”获得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收入,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更稳定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等。这就需要我们基层干部时刻记住自己身为一名“管家”职责所在,摆正位置,放平心态,认真履职。
做群众的“管家”,就应坚守职业道德。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尤其需要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在其位谋其政,身为“管家”,就应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百姓服务,努力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一方面,基层干部要沉到基层去。主动将自己放入群众中去,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群众拉家常话,真正把基层的情况摸准摸透,把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问题找准找对,努力去寻求解决措施,做好后续跟进工作,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另一方面,基层干部也要带群众走出去。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基层干部也要深入学习政策,密切留意周边致富信息,努力帮助本地群众探寻致富之路。必要时,可将一部分村民代表带到致富典型地区参观学习,回来再结合当地实际与村民们一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做,好“管家”,更要做对群众负责的“管家”。
做群众的“管家”,更应培养职业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主仆关系不容颠倒》讲话中引用《晏子春秋》的典故: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爱民"是立场,更是要求,基层干部的感恩教育也要紧紧跟上。一方面,通过组织的正面引导,学习优秀党员事迹,参与“感恩”讨论、参加讲座等形式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激发基层干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恩之心,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另一方面,反面警示教育也必不可少。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感恩教育要做到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在警示教育的过程中,可请群众参与其中,请群众这面镜子“照”出干部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改之。只有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直面群众批评,我们所做的工作才能顺应人民的意愿。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我们基层干部当把“群众”摆在最高位置,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敬业态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奉献,行使好“管家”角色,用毕生去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文/祎潔)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