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才能引来“凤凰筑巢”

文章来源:枣庄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1-24 09:32:11

 曾几何时,东北是一片令人向往的沃土,黑土地上孕育着富足的生活,更开启了新中国全面发展的篇章。在那个时代,东北不单是一个地理名字,它在更是一个前进的标志,丰富的资源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广阔的领土拱卫着祖国的心脏,庞大的工业规模奠定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坚实基础。东北记录了中国发展历程的每一帧画面,它注定要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厚重而又深刻的一笔。但近年来,它却走进了发展的死胡同,GDP连年垫底、产业规模不断萎缩,人口持续减少,在各个地区人才争夺战白热化之时,却成了既留住本地人更引不来外地人的“发展差下生”。东北这片“60后、70后”人心中的梦想原野成了“80后、90后”人躲之不及的无望之地。东北到底怎么了?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东北的今天的困境既是产业发展单一重复、粗放无序、对资源消耗的过度依赖积累依旧产生的经济失衡,也是不良的政治生态和日益恶化的社会风气得不到及时扭转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政府管理体制陈旧低效、发展渠道不畅,创新思想僵化守旧造成发展后劲不足。潜规则的盛行既没有形成清明的政商关系,也破坏了原有正常的发展秩序。从而造成营商环境逐渐恶化、投资一路下滑。另一方面东北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民间习气也被贴上了概念化的标签,不知何时在外地人的观念之中东北与“黑社会”成了紧密联系的名词。这里面既有口吻相传的偏见和调侃,也有东北本身逐渐恶化的治安环境和对外来人口的排斥思想所带来的负面印象。东北人的豪爽、东北人的彪悍、东北人的勤劳被解读为贬义词。这脸谱化的印象让东北逐渐失去了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导致东北经济持续低迷、企业外迁、人才外流的主因其实是社会风气之殇、政治生态之殇。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东北得病了,但并不是绝症。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铁腕反腐推动下,东北痛定思痛按照“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要求,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坚持经常运用提醒、诫勉谈话、党纪政纪处分等各种教育手段,让领导干部止于党纪、不逾国法。从而大力改善从政环境,重建政治生态。同时对待违法行为敢于亮剑,把法律的高压线充满电,惩治了一大批黑恶分子。目前东北不论从政环境还是治安环境都在好转,基层干部的心思沉下来,干劲慢慢提上来;社会风气清朗起来,一大批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刷新了东北人的印象。企业家们重新关注东北,人才开始青睐东北。

“秀水青山引珍禽”,只有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才能引来“凤凰筑巢”。东北的风貌转变“首在人之变,根在心之变”,在这片黑土地下依然还有数不尽的财富等待着人们去发掘。东北也正在用它重新焕发的活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和商机。(文:铁军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