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6月4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以《山东淄博百姓有所呼 改革有所应》为题,报道了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淄博实践”。本报现全文转发,供参阅。
作为拥有百余年历史的老工业城市,山东淄博曾尘土飞扬、漫天灰蒙。如今,蓝天白云常作客,悠悠碧水穿城过,生态淄博展示着别样的姿态。
变化源自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革。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从体制改革到制度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的“淄博实践”日益清晰。
勇于接烫手山芋
改善生态环境一直是淄博老百姓关注度最高、诉求最强烈的问题。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深化改革绝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要拿起手术刀,切除最核心的病灶,打通最棘手的痛点。
山东淄博蓝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因此而受益。去年3月,淄博环保部门对蓝帆的5台粗放式排放锅炉下达了限期整改令。过亿元的环保投入曾令蓝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静叫苦不迭。
不曾想,原来看起来是“紧箍咒”的改革措施为企业带来了“及时雨”。经过改造达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迅速显现。今年一季度,蓝帆的产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近30%。尝到甜头的蓝帆集团,今年再投资1亿元对热电联产装置进行环保提升和改造,实现清洁能源替代。
由于事关不同行政区划,行政边界地区跨界污染治理成为谁都不愿碰的“烫手山芋”。淄博“西大门”的周村区,仅与滨州市邹平县交界的25公里沿线区域内,就分布着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数百家,“三不管”一度让生活在此的居民苦不堪言。
“改革不是只盯着显性症状,更重要的是要找到病根。”淄博市委书记周连华说。为推动跨区域污染防治,两地检察机关、环保部门进行了有效对接,周村区与邹平县建立“跨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快速反应协查机制”,彻底消除环保执法死角。目前,淄博与交界的7地市13区县全部签订了行政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协议,打通了边界执法的“最后一公里”。
从基层汲取灵感
层级过多、分销零散是我国农资流通领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为破解难题,淄博沃农资电商有限公司开创了一整套有效的发展新模式。“我们在创新中做了三件事,一是锁定村级农资零售商,二是根据客户需求研发订制配方肥,三是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最终实现农民、零售商、经销商、厂家和银行的多方共赢。”公司董事长黄文广告诉记者,这些做法打通了农资电商进村落地的渠道梗阻。
“基层创新是改革深厚的源泉,不断给予我们改革的动力和灵感。”淄博市委常委、改革办主任尚龙江说,基层改革的探索正在为淄博的改革注入“源头活水”。
“做好新时期检察工作,既要靠脚板,也得靠手指,打造‘指尖上的检察院’。”周村区检察院检察长于强说。周村区检察院聚焦职务犯罪预防,借力“互联网+”,创新构建起志愿者网络互动、“菜单式”教育宣讲、风险点专项预警等六大数据平台,创造了“互联网+精准预防”智能检察新模式。
“群众需要什么,文化部门就送什么,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微剧团’送戏下乡,对全县的文化辅导员、文化志愿者等进行‘微课程’培训,建立起‘小微’文化活动体系,不断给基层输送知识和文化营养。”淄博市高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王学说。
督查利剑促落实
在淄博,每月一次的“全面深化改革督导情况通报会”已成“规定动作”。每个月一次督导打分,排名通报,并向媒体公开,当月第一的区县在通报会上介绍经验,最后一名则需当场做出整改表态,多次通报仍未整改到位的,将被严肃执纪问责。
尚龙江介绍,为把改革措施落到实处,2017年,淄博市委市政府把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全市“十个新突破”工作重点,建立了由市领导牵头的十个指挥部和由市委市政府秘书长牵头的十个督导组,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宣传、一月一会诊”的“六个一”督查机制。
“我们深入一线实地督查,不事先打招呼、不层层陪同,直接进村入户,接触群众;对基层反映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的改革事项,采取专项督查,一竿子插到底,直奔项目现场,现场列出问题清单,现场协调部门解决。”尚龙江说。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