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淄博环保如何“铁腕治污”

文章来源:淄博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6-06 09:56:11

今年年初,淄博市与南通市、台州市、铜陵市一起被环保部评为2016年度环境改善成效明显城市。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环保专项资金激励措施实施规定>的通知》,淄博等城市之所以被环保部拟推选,是因“经综合考核评价,2016年度环境治理项目推进快、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明显”。

5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一条淄博治污经验的新闻,在淄博人心中引发了强烈共鸣。5月4日—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央视《新闻联播》、《经济日报》、《大众日报》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陆续推出我市生态环保工作的专题。淄博铁腕治污一时间受到各级媒体纷纷点赞。

淄博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在铁腕治污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使得淄博市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让央媒省媒集体点赞?

□本报记者 王奇

宝鼎水泥从年耗煤3万多吨到如今实现0耗煤,周村家具行业减排数百吨异味,建陶行业集中搬迁产业园……曾经的许多污染企业,如今纷纷脱掉“污染帽”,成为我市环保带头兵。

作为依托资源开发兴起的老工业城市,结构性污染是我市环保治理的顽疾。不治理就被淘汰的局面,让我市诸多企业不得不将环保治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从2015年开始,我市瞄准症结、找准死穴、精准施策、标本兼治,生态建设和转型升级双轮驱动,全力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和工业强市攻坚战。

2014年,我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仅有120天,到2016年增至183天,环保的“铁腕治污”功不可没。

铁腕治污 机制创新

5月13日,我市召开了第二十次生态淄博建设调度会。市委书记周连华提出持续加压,加严督导考核,加严追责问责,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严措施推进生态淄博建设。

“跟过堂一样,如坐针毡。”这是淄博市各区县、镇办主要负责人,对参加每月召开的生态淄博建设调度会的一致感受。从2015年6月开始,我市连续召开生态淄博建设调度会和绿动力提升工程调度会,主要领导亲自抓环保工作,成为创建强有力工作推进机制的总舵手。

淄博生态建设坚持变中求进。去年开始,我市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带班夜查制度。过去只有市环保局负责夜查,如今市级领导干部每周、区县领导班子成员每天带领公安、环保、国土、住建和城管执法等部门深入社区街道和工矿企业现场展开夜查,层层传导压力,层层下沉监管,有效遏制了夜间偷排偷放的违法犯罪行为。

为了进一步“压”出地方领导抓环保的积极性,我市还设立环保处罚“双罚”工作机制并开创了提级调查机制。研究出台、多项规范性文件,层层传导压力,对月考核的后三位、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后六位以及面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等三类问题进行提级调查。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我市创新开展公安环保联动执法机制,加大“刑责治污”力度。仅去年一年,通过对环境领域违法犯罪展开全力围剿,侦办了“3.11”非法倾倒废酸污染环境案件、“5.07”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件等一批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违法犯罪案件10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3名,逮捕83人,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不断完善创新行政执法模式,开展跨区域交叉执法和独立调查执法活动,增强环保刚性执法手段。

治污战役 持续发力

2015年,一场碧水蓝天保卫战正式打响。“铁的决心和态度”是淄博市喊出的口号,这不是空洞的言辞,它代表了责任和气势。如何打赢这场治污战役?

淄博市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系统分析全市污染成因和产业结构特点,先后制定出台电力、钢铁、焦化、水泥等17个环境保护管理规范,用标准引导企业规范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制定了建陶、化工、耐火材料、日用玻璃等7个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用规范化的环保治理倒逼行业转型升级。

今年,淄博市对主城区南部、西南部、东部、东北部等污染较为集中区域开展区域综合整治,成立四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重点区域涉及的8个区县23个镇办对所有产生污染排放的院落、企业、项目、场所进行排查整治,对36个重点行业类别进行全面梳理,确定整治任务5358项。其中,925项关停取缔,77项搬迁改造,4356项治理提升。通过不断强化对企业污染治理监管力度,执行最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清理土小企业等举措,倒逼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重点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调整,解决个别区域“小、散、乱、污”的问题,全面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水平,解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瓶颈制约。

在抓空气质量的同时,我市也在积极抓好水污染防治,建设生态水系。

多年前,孝妇河还是百姓眼中的臭水沟。住在河边的群众对此怨声载道。2015年,全市主要河流实现省政府确定的消除劣Ⅴ类水体目标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制定了河流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孝妇河达到Ⅲ类水体标准的目标。

现在,孝妇河已经摇身变成了百姓休闲的好去处。白鹭水上飞,鱼儿水中游的画面让市民们流连忘返。不仅孝妇河恢复了昔日美景,我市着力构建的范阳河、猪龙河、乌河,马踏湖、文昌湖、齐盛湖、红莲湖等主要河湖也已经互联互通,实现了上游“两库相联、三河相通”,中游“八河联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下游桓台县河河相连、河湖相连,形成“三横五纵两湖六湿地”生态水系圈。

环保倒逼 转型升级

淄博张店区昌国东路原“中北陶瓷”厂区,过去每天生产5万平方米建陶的5条生产线已经拆除,一座年产值3亿元的环保产业园正在建设。昔日因环保不达标屡被处罚的“中北陶瓷”这次“因祸得福”,由于成为淄博第一家主动关停的建陶企业,获得了政府近2000万元的奖金,他们借此转型为山东义升环保设备公司。

淄博金斯威建筑陶瓷有限公司瓷砖生产车间,凡是有扬尘污染的生产环节,全部被封闭起来。仅去年,淄博就将建陶产能由7亿平方米减至约3亿平方米。除了建陶行业,淄博还对全市火电、砖瓦、耐火材料、水泥等9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

这是我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绿色发展,淄博的治本之策就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建设,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我市出台方案,制定了提升改造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关停淘汰一批企业名单,从提高环保标准、企业搬迁入园和严格执法等方面倒逼企业转型。

两年来,我市集中力量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去年冬天,执法人员在一家名为鸿烨上勤的塑胶厂发现,仓库里的生物质燃料里擅自掺了煤,发现这一问题后,执法人员立即对企业进行了立案处罚。这种治理污染企业的力度在我市已成为常态。

针对工业企业污染结构重,转型升级难度大这一制约全市环境质量改善的瓶颈问题,淄博市委、市政府着手从区域产业布局和污染综合整治入手,先后组织开展了主城区南部空气质量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提升治理企业231家,关停取缔企业22家。在全市火电、建陶、砖瓦等九个行业内开展“九个一律”专项整治,检查企业1186家、施工工地424个,查找突出问题551个,对27个镇办(园区)和重点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或通报。

通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淄博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由2014年的120天增加至2016年的183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由135天增加至225天;四项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河流断面COD、氨氮浓度持续改善。2014—2016年,共获得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4841万元,位列全省第一。在小清河流域内率先实现监控断面功能区达标,并在2015年度山东省小清河上下游生态补偿考核中获得补偿资金180万元,是唯一获得生态补偿资金的城市。

2016年,淄博市被评为全国环境治理项目推进快、成效明显的4个城市之一,并被纳入全国首批12个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在铁腕治污的同时,淄博的经济实现逆势回升。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在全省排名较2014年上升8个位次,扭转了增速连续5年下滑趋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2%、12.5%,在全省排名较2014年分别提高10个位次、13个位次。经济回升,群众满意度也在不断加大。2014年,淄博市在全省测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名列第15位。2016年,在这项调查排名中跃居全省第2位。

近几年,环保标准越来越严,高耗能高污染的路子越来越窄,2013年宝鼎水泥注册成立山东海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产业转型,走高科技之路。图为企业的脱硝剂生产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