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业淄博”的强力引擎

文章来源:淄博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6-06 09:54:53

本报记者 周荣顺 李承琳

通讯员 杨健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升浪”正在到来,创业主体正由“小众”、精英向“大众”转变。如何加快创业载体建设步伐,努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保障?

政策引才

为创业创新“筑巢”

两年前,郭之源带着自己的公司山东商祺科技,入驻了淄博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经历了大学毕业后初创期的磨难,在孵化中心,郭之源找到了家的温暖。

房租、水电费减免、不定期业务指导、专家培训……孵化中心的一系列“暖巢”政策,如同给郭之源吃上了定心丸,企业也由此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政策是吸引人才的“风向标”,更是聚集人才的“聚宝盆”。

近年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鼓励“零成本创业”文件,进一步加大对各类群体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为各类创业者提供创业补贴、场地补贴、住房补贴、项目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等多方面支持。

其中,针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每户可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1.2万元,每个岗位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今年起,我市还将对入驻各类创业载体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每年选择200个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每个5万元的创业资金扶持……

为深入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我市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淄博市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管理办法>》、《关于印发<淄博市创业导师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参与、高校联合、社会协助”的合作模式,旨在全市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好、吸纳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能提供全程创业指导服务”的创业平台。

正是一系列富有“含金量”的人才政策,让我市产生了人才聚集的磁场效应。

孵化育才

为转型发展“造血”

2年前,王枝带着对创业的梦想入驻了淄博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成立了小虾米软陶工作室,公司规模从一个人慢慢变成了一群人,业务范围从人偶陶像扩展到了人像、模型、陶艺培训等多个层次,小虾米在政府提供的“孵化箱”里迅速成长为“大龙虾”。如今,三年孵化期即将结束,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创业经历,王枝说:“大学生孵化中心是助我梦想起航的地方,感谢它赋予了我自主创业创新的空间与勇气!”

创业总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启动资金不足,扶持政策不了解,资源整合不充分,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始终是摆在创业者面前的两道坎。为降低创业成本,加强创业支持和引导,尽力让创业者们留得下,守得住,做得强,我市在搭建创业平台工作中,集中区域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为各类创业者“量体裁衣”,避免载体建设“同质化”。

以淄博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为代表的政府直接管理的大学生孵化基地,精准定位,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公益性的创业场地支持;以淄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代表的高科技孵化器,对携科技项目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给予100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资助,五年内无偿提供100平方米的研发场地及100平方米的公寓住房的“三个100”扶持政策;以山东理工大学大红炉众创空间为代表的高校创业园区,完善大学生创业课程,提升创业能力,最大程度地促进学术成果的产业化;以山东方达电子商务创业园为代表的企业建设跨境电商特色创业园,全面打造投融资平台。

目前,我市已构建起以淄博创业大学为龙头,政府、企业共建,创业资源共享,省市区(县)三级园区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初步形成了适应初创企业发展的创业生态系统。

服务留才

为创新创业“加油”

服务是创业载体的生命。

为不断提升我市创业服务能力,解决入驻企业后顾之忧,降低创业风险,我市人社部门不断完善创业创新平台服务内容,重视对各类创业者的孵化培育功能,积极打造有专门服务机构、有一定数量具有相应专业知识、技能的管理服务人员、有配套的创业服务,以及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的“四有园区”。

按照“降低创业成本、减少创业风险、夯实创业基础”的总要求,我市对各类创业平台的扶持政策、管理服务、发展方向和孵化功能等集中梳理并指导提高。围绕驻淄高校集中的张店区建立了3家大学生创业平台,为我市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化工企业集中的临淄区建立了齐鲁塑化城创业园,为各化工企业搭建了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大大降低了其创业成本。

培训是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金钥匙”。2014年8月,由市人社局与北京华普亿方集团共同建设和运营的淄博创业大学成立。该学校是由市政府主导成立的专门从事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的社会性公益大学,可根据创业群体需求,采用国际劳工组织SIYB教材和领航者实训软件系统,为创业者制定模块化教学体系。现已在各区县、创业园区和高校共设立教学基地或教学点21处,极大地方便了创业者,提高了其参与培训的热情。2016年,淄博创业大学被评为全省首批5个创业示范大学之一,获得省奖补资金300万元。

为加强配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创业载体运营和服务水平,我市还坚持产业高层次对接,加强创业载体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全面对接,组建由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家组成的顾问团,为创业者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提升支撑服务能力。

如今,各类创业平台的快速发展激发了我市经济活力,创业者创业能力持续增强,创业积极性空前高涨。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树仁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大力加强创业平台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提升平台发展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实现平台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丰收。

近年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我市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推进各类创业平台建设,把创业平台建设作为促进创业工作提升的重要抓手,初步建成了以淄博创业大学创业能力培养为引导,省市区(县)三级创业园区(基地)建设全面发展的创业平台新格局。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省级创业示范平台8处,市级创业示范平台12处,总面积73.45万平方米,累计入驻创业企业近3000家,带动就业2.17万人。

起航工场为大学生实现创业梦助力